美國運營商T-Mobile報告稱,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在預訂階段的銷售創下歷史紀錄,訂單量達到iPhone6的4倍。
供應鏈方面也證實了這一點,不久前,富士康新采購1萬臺機器人入駐iPhone7組裝生產線。據本刊首席分析師@孫昌旭微博稱:目前小屏與大屏的預訂比例已經達到了1:1,而之前的生產計劃是2:1,生產計劃是按照之前的用戶需求來定的。并且不管是大屏還是小屏,亮黑色幾乎訂不到。目前亮黑色工藝,只有富士康能提供消費者對于顯性的創新,比如雙攝像頭,比如亮黑色還是趨之若鶩的。
關于零部件方面,國內蘋果供應商用股價集體暴動回應看好iphone7。手機產業人士@手機晶片達人微博稱:臺灣的大立光,提供雙鏡頭lens,現在貨不夠交!Apple在臺積電第四季的A10 CPU的wafer也加單了,16nm三季度產能利用率是滿的,四季度本來掉到90%,現在又回到97%了。
雙攝像頭和亮黑色外殼最受用戶歡迎。其中,亮黑色外殼工藝,又稱Jet Black,在蘋果發布會上被著重提及,代表了業內金屬外殼加工的最高水準,此項賣點可能在下半年的安卓機器中被像素級復制。
關于“iPhone 7的亮黑色工藝難度有多大?”的問題,一位知乎用戶強調:從蘋果目前放出的宣傳視頻和文案來看,技術難度并沒有高到不可觸及的一個水準,成本和難度主要集中在品控上。以下為其回答全文:
1、切削
這個沒什么好解釋的,和iPhone 6 / 6s都一樣,直接拿CNC削就是了,蘋果土豪一點,用的是整塊的鋁,有的廠家節省點成本就用沖壓成形;另外一點就是蘋果的刀具用的應該好一些,這個地方看的不是很清楚,推測應該是用的球刀;可以看到右下角留下了下一個步驟的鏡頭艙;
2、鏡頭艙這里Jony解釋的是鏡頭艙是直接從鋁塊上削出來的,從第一張圖我們就可以看到,蘋果是選擇了直接把鋁塊削去一定的厚度,然后在預留的鏡頭艙處鉆孔,最后直接切割成型;上圖也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刀具留下的紋路;
我稍微把亮度拉高一點,就可以看到這時候機身的四周已經被削出弧度了:3、銑床
這里使用銑床加工機身的表面,一般是拿來倒角,消除毛刺等等,根據目的不同可以換不同的刀具,這里用到的是圖二的 45° 面銑刀盤,可以看到有凹槽,是為了排出金屬碎屑用的:結構大概長這樣,這是一個 90° 的:4、拋光
這里 Jony 說是用了一種特殊的化合物,推測也就是細膩一點的拋光砂,拋光砂不神奇,一般 CNC 切過的金屬表面都會有圖一那種后紋,原始一點的用砂紙手工磨,從 600 的砂紙到 2000 的都有,按需求來,后來技術進步了用鼓風機吹沙子,手上倒是沒有圖片,以前也就是為了了解接觸過,現在蘋果這種更直接,機械臂拿著往沙子里捅,想一想和牙膏的拋光也很相似呢:5、陽極氧化工藝
這個上過高中化學的應該都知道了,放進電解質溶液,最后可以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膜(猜測是 AF 膜,防指紋),以保護金屬的色澤,同時也起到裝飾的作用,因為不是負責生產的工程師,并不知道蘋果的電解質在 ph 值、濃度和組成上會不會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下圖也可以隱約看出,經過拋光的金屬表面已經極為光滑,但是同樣有細微的同向紋路,這也是不可避免的,所有會有下一步的存在;6、染色
這里 Jony 提到了一個詞,毛細效應(Capillarity),不知道各位還記得多少高中生物植物導管那一部分的內容,稍微解釋一下,我們平常如果把一根吸管插進水里,會看到吸管內壁的水線略高于外部,這是因為吸管對于水有一個附著力(Adhesive force),這個附著力是因為水能夠與管壁緊密接觸,存在一定的分子間作用力,而這個力能夠幫助水體克服重力運動,比如我之前提到的植物的導管逆重力運輸營養物質,就是其中一種;而這里為什么可以利用這種現象染色,因為鋁合金的表面存在大量凹凸不平的凹槽,這些凹槽最后能夠吸附液態的染料。
那么這項工藝高不高級呢?答案是一點都不高級...你的水性筆、鋼筆等也同樣是這個原理來保證筆頭的墨水流暢...7、磁浴
這大概是大家最想知道的部分,Jony 說是磁化鐵粉浸浴,其實學術上應該是指的磁流變液(MRF)浸浴,而這個磁流變液,指的是將微米級的順磁或軟磁顆粒溶解在低磁導率的載液中形成的新的非膠性懸浮液體,看上去很高級,要說完可以寫好幾篇 Paper 了,通俗點說,這種液體通過施加磁場(圖中正中金屬塊就是一塊電磁鐵),可以在幾毫秒內將自己的粘度系數極大的提高,最后甚至可以形成類似固態的東西;
那么我們為什么要用這種液體來做拋光?沒有別的,精細,好控制,同時對磨頭無磨損,前面我們看到,再精細的砂,拋光完之后都會存在肉眼可見的紋路,而對于已經完成電鍍的金屬機身,如果再用砂來拋光,等于是把之前的保護膜又消耗掉了,而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把砂的直徑控制到之前所說的微米級,效果會是什么樣的?
篇幅有限,我沒有辦法詳細解釋這項工藝的全部原理,如果有興趣的,可以自行谷歌相關論文。這里放一段中國科學院的《磁流變拋光技術》,解釋的比我清楚:1994 年出現一種叫“磁性液體研磨”的光學加工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磁性液體中放一個“浮體”,在磁場的作用下, 磁性液體給“浮體”以力的作用, 使其與工件相接觸來進行拋光。這樣, 以整個“浮體”所受的力來代替原來單個拋光粉所受的力, 使拋光壓力大大加強。這種方法比較適合陶瓷材料工。
另有一種稱之為“磁微粉拋光”的光學加工方法。這種方法適合軸的拋光。將軸的周圍放置很多磁性拋光粉, 在外磁場的作用下, 磁性拋光粉聚結在一起形成“磁粉刷”。當軸旋轉時, 軸與“磁粉刷”摩擦, 從而對軸進行拋光。這種方法適合于鋼或陶瓷的加工。以上,就是整個iPhone 7的加工過程,你說很難么?不難,道理都在這里,你說簡單么,不簡單,因為每一個工藝的背后都是強大的資金支持和技術積累,臨時遇到問題的反應速度和解決方案可不是憑空能想出來的,更重要的是對質量的要求,蘋果向供應鏈提出的USL和LSL范圍是多少我并不知道,但是從以往的情況看,應該是業界的最高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