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開始,電阻、電容的價格因缺貨大幅上漲,一些型號的產品價格甚至翻了幾十倍。小小的電阻電容缺貨竟然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那么這次缺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缺貨的狀況為何又如此難緩解呢?電子設計模塊
電阻電容:缺貨與漲價惡性循環 部分小型電子企業被迫關停
多年以來,這兩種元器件的價格都相對穩定,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電阻、電容的價格大幅上漲,一些型號的產品價格甚至翻了幾十倍。
蔡成凱的工廠位于深圳市光明新區,主要生產電池、移動電源等產品。一個小型電池組件里面,需要五六個電阻和電容,大的則需要幾十個。而從去年開始,這些基礎元器件不斷漲價,給毛利率原本就不高的電池廠增加了很大的經營壓力。
比起漲價,更讓企業擔心的是,如今市場上非常嚴重的缺貨。電阻電容等被動元器件所占的成本不算太高,但用量極大且必不可少。
深圳市華歆科技有限公司業務主管 陳瀛:只要是電子類產品,都會用到這種電子元器件,這些就像是建筑做房子里面的一磚一瓦。
深圳市凱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成凱:以前隨時下訂單都有,現在要提前一個月、半個月下訂單才行。現在拿不到貨,所以面臨后期的市場采購很麻煩。因為你現在就是打了錢過去,也拿不到貨。
缺貨的大環境下,電子行業的運行秩序也受到了影響,企業好不容易簽上的訂單幾乎沒有效力。就算合約限定了交貨期,中間商一樣可能拿不出貨。就算能拿到貨,交易價格也要按照拿貨時的行情,而不是按訂單上的合約價格。漲價面前,小型廠商幾乎完全沒有話語權。
缺貨又進一步加劇了價格的上漲,二者惡性循環。為了留住大客戶,一些電阻電容的生產廠家和中間商,都會優先供貨給大型下游企業,中等和小型規模的工廠為了訂貨絞盡腦汁。在電子制造大省的廣東,有很多規模以下的電器、電子產品加工廠,正因為缺料被迫停工。
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秘書長 古群:持續的缺貨以及交期的大幅拉長,必然影響電子整機產品的生產,目前受影響的行業有集成電路、芯片內置、5G基站、液晶顯示器、智能手機、安防、汽車、家電、無人機等。尤其是對于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較低端產品影響較嚴重,比如生產LED燈帶、低端充電器、電源等產品的小企業,許多都由于無法采購到片式阻容元件而停產。
日本廠家產品轉型成缺貨導火索 供需失衡促漲價
小小的電阻電容缺貨竟然產生了這么大的影響,那么這次缺貨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缺貨的狀況為何又如此難以緩解呢?央視記者走訪了國內較大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和MLCC生產廠家,進行實地調查。
MLCC,多層片式陶瓷電容器,是電子產品中最常見的電容器件,也是本次缺貨最嚴重的產品之一。目前,全球最大的MLCC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及中國臺灣地區。
業內認為,本次缺貨的導火索,就在于幾家日本巨頭減產了一些利潤率見薄的大尺寸產品,集中精力于車用等高端市場。
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湘海電子董事長 楊林:我們代理日本村田的產品超過20年,這次電容器的缺貨,是20年來所從來沒有過的嚴峻形勢。村田是在2017年,對某一些大尺寸的型號,做出了減產或限產的決定,所以就拉開了整個缺貨的這種緊張的序幕。
近年來,受電動汽車、工控等行業發展帶動,MLCC產品需求量迅速增加。一些日系廠商暫時放棄了消費電子領域的部分市場,而中國臺灣地區和大陸的幾家企業供應能力有限,供需失衡成為漲價的核心動力。
深圳華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湘海電子董事長 楊林:增加最快的是兩個行業,一個是通訊行業,也就是說手機,隨著單機(MLCC)用量的增加,就造成總需求的快速增長。另外一個就是汽車電子,不管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由于電控部分它的迅速增長,所以就造成了MLCC需求的增加。
被動元件板塊逆勢大漲 上市公司營收利潤超預期
產品的缺貨、漲價帶動整個行業進入一個新的景氣周期,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得到了直接的拉升。相關板塊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如何?目前又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時機呢?下面是分析師的說法
受益于此番缺貨、漲價,被動元件制造公司業績大增。萬得數據顯示:
根據宇陽科技母公司天利控股集團2017年年報,集團2017年MLCC業務營收共7.39億元,同比增長26.2%。
風華高科2017年營業收入33.6億元,同比增長20.94%;扣非歸母凈利潤1.63億元,同比增長384.61%。
三環集團2017年營業收入31.3億元,同比增長8.39%;扣非歸母凈利潤10.03億元,同比增長9.61%。
臺灣華新科2017年營業收入47.6億元,同比增長17.06%;扣非歸母凈利潤5.46億元,同比增長24.57%。
而在今年一季度,電阻電容供不應求的狀況加劇,主營被動元器件的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增長更為強勢,凈利潤增幅均達到了兩倍以上。
國巨2018年一季度凈利潤10.35億元,同比增長486.36%; 華新科一季度凈利潤2.92億元,同比增長240.09%; 風華高科一季度歸母凈利潤約1.16億元,同比增長327.69%。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供需失衡的狀況很難在短期內被有效緩解,上游的制造企業業績有望進一步增強。
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秘書長 古群:目前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大陸企業,都在擴充MLCC產能,但由于生產設備主要從日本進口,設備交期是18至24個月,因此估計2020年前,還解決不了缺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