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貨運總量,僅僅取得了1.2%的增長,數量為2510萬件。電子模塊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以下簡稱IDC)的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的貨運總量,僅僅取得了1.2%的增長,數量為2510萬件。與一年前18%的同比增長相比,今年第一季度,該市場的增長已經低出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礎可穿戴設備的貨運總量出現了9.2%的下降。
在此同時,較高價格的可穿戴設備例如Apple、Fitbit以及知名時尚品牌的產品,出貨量在第一季增加了28.4%;IDC表示,這顯示消費者的偏好持續轉向更具智能性的設備。
IDC研究分析師JiteshUbranisenior表示:“隨著消費者日益顯示出對智能設備的偏愛,我們也能大致看出可穿戴設備市場未來的發展走向?,F階段,傳感器、數據和算法的發展逐漸成熟,諸如蘋果和Fitbit這類行業支柱,已經能夠研發出幫助發現醫學疾病的設備。與此同時,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可穿戴設備,都包含有數據網絡連接的功能。這樣一來,也就能催生不少全新使用案例。”
IDC可穿戴團隊研究主管RamonT.Llamas表示:“除了那些規模較大的知名公司,其實還有不少小公司也正在努力進入可穿戴設備市場。雖然健康仍然是可穿戴設備最為主要的研究領域,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目前市場上還有很多以培訓和語言翻譯為核心的設備、關注個人安全的腕戴設備,以及專門為兒童設計的聯網手表。”
從今年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手表和腕帶的貨運總量占比95%。除此之外,配備有傳感器的服裝貨運總量實現了58.6%的同比增長。
在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排行前五的分別是蘋果、小米、Fitbit、華為以及Garmin,其中,蘋果憑借可以插電話卡的Apple Watch實現了高速增長,其中Apple Watch的出貨量同比增長13.5%,整體市場份額也增長至16.1%;國內的廠商中,小米則以14.8%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但卻因其低廉的售價導致銷售額不是很高。除小米外,華為憑借5.2%的市場份額在本季度排名第四。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產商仍然占據了整個市場份額的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