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鴻海將于1月31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與股東磋商將“物聯網(IoT)”相關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上市。鴻海于 2017 年 12 月 13 日的董事會上通過決議,旗下 FII 擬申請在上交所上市,且將在今年 1 月 31 日舉行的股東會上表決 FII 上市計劃。多位相關人士表示,正在討論將總公司管轄的iPhone制造部門轉至富士康工業互聯網。

鴻海2017財年(截至2017年12月)的合并銷售額達到4.7074萬億臺幣。其中,5成以上來自蘋果相關業務,iPhone制造是集團的核心業務。從iPhone的產業鏈來看,分為面板、觸摸屏、鏡頭等相機相關、半導體存儲器、鋁殼等零部件、組裝業務等,鴻海通過主要通過組裝業務和零部件盈利。有觀點認為,上市企業價值將達到數萬億日元規模。

1

但是依靠iPhone業務盈利的模式也受到了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阻礙。一方面,鴻海以“人海戰術”大量生產產品,采取勞動密集型模式。隨著中國人工費不斷上漲,鴻海在增長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礙。此外在iPhone的代工生產方面,鴻海與臺灣和碩聯合科技之間的競爭出現激化。

另一方面,iPhone產品自身出貨量趨緩也讓鴻海業務受限,特別是iPhone X銷售達不到預期,并沒有出現所謂的2017年“超級升級周期”。媒體報道和華爾街分析師報告均顯示,蘋果高達1000美元的定價以及齊劉海的設計,給iPhone X的銷售造成了巨大障礙,銷量陷入了低迷,臺灣供應商已經準備在二月份停工停產。此外,一向對蘋果唱多的臺灣凱基證券的分析師郭明錤近日表示,iPhone X一季度的銷量只會有1800萬部,二季度更糟糕,只有1300萬部。

全球投資面板業務,鴻海急需子公司上市套現

據悉,鴻海計劃讓核心事業上市的背景,是因為鴻海在全球各地進行大規模的成長投資,期望借此籌措投資資金。但鴻海將繼續持有85%股權,維持控制權。

郭臺銘一向將面板視為戰略物資,去年鴻海通過收購夏普來獲得品牌,布局液晶面板市場,力爭確立從核心部件到最終產品的垂直整合型模式,擺脫“幕后生產者”的形象。

1

2016年底,鴻海砸下 1 萬億日元在廣州興建全球最大規模的液晶面板工廠,預計2019年啟動量產。

除了已經公布的在廣州建廠,鴻海還正在與美國和印度商討建廠事宜。夏普和其母公司鴻海計劃在美國新建生產用于智能手機等的中小型面板的工廠,生產用于智能手機和車載設備等的中小型面板的新工廠的月產能為6萬張左右,預計規模達到相同尺寸面板主力生產基地夏普龜山第1工廠的約2倍。力爭2020年初之前投產。

日經新聞報道稱,鴻海轉投資的夏普將在2018年春天開始商業化生產智能手機用OLED面板產品,打破三星稱霸OLED市場局面,鴻海集團也可藉此首度拿下iPhone面板訂單。

關于大型面板工廠,將以美國中西部的威斯康星州等地為候選。夏普和鴻海將于2017年秋季之前敲定最終計劃。夏普與鴻海將通過新建2個基地推進面板在美國的本地化生產,力爭獲得來自大型電視、汽車和航空等廣泛行業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