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2018年電子信息百強新鮮出爐,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子學發布并解讀了新一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 電子模塊
7月31日“2018年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布會”在長春舉辦。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子學發布并解讀了新一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簡稱:百強企業)。
新一屆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呈現以下特點
1、整體規模進一步擴大
本屆百強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合計3.5萬億元,比上屆增長16.7%;總資產合計4.4萬億元,比上屆增長10%。
其中前三名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2000億元;百強企業中主營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有10家,比上屆增加4家;超過100億元的有66家,比上屆增加8家;
入圍企業最低主營業務收入50.4億元,比上屆提高6.8億元。
2、效益水平進一步提高
本屆百強共實現利潤總額2249億元,比上屆增長20.5%,超過收入增速3.8個百分點;百強平均利潤率為6.4%,比上屆提高0.2個百分點,超過行業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
百強企業平均的應收賬款周轉率達到5.6次,存貨周轉天數為35天;資產負債率66.0%,利息保障倍數6.1倍;各項績效指標在全行業中均處于領先地位。
3、研發能力進一步提升
本屆百強研發投入合計2194億元,比上屆增長16%,與收入增速保持同步,平均研發投入強度達到6.3%,超過全行業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
研發人員合計45萬人,比上屆增長6萬人,占全部從業人員比重達到22.1%。
截止2017年末,百強企業專利總量34.1萬件,比上屆增加3.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26.1萬件,比上屆增長7.2萬件;發明專利占比達到76.6%。
2017年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十強企業中,華為、京東方、中興、聯想和中芯國際分列第2、第4、第5、第6和第10位。
4、跨國經營進一步深化
本屆百強2017年出口額達到7737億元,占行業總量比重達到18.4%。
其中,有19家企業出口額超過100億元,有22家企業海外市場收入比重超過50%。
在產品出口規模擴張的同時,百強企業引領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分工地位不斷提升。
從品牌影響力看,據2017年中國出海品牌30強排行榜顯示,聯想、小米等企業依靠創新型數字設備及服務使中國品牌的海外影響力日漸擴大;在2018年CES展覽中,中國品牌參展數量占比超過30%,華為、中興、TCL、創維等企業與谷歌、亞馬遜和英偉達等公司同臺競技。
從國際分工地位看,華為、小米、海信、??低暤劝購娖髽I在手機、彩電以及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產品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地位明顯提升。
在通信領域,百強企業參與研發的5G技術網絡架構成為國際標準,有望取得新一代移動通信領域的全球領跑者地位。
5、戰略轉型進一步加快
百強企業積極響應國家“兩個強國”戰略部署,不斷加快自身轉型升級。
一是不斷夯實核心基礎領域,華為研發出麒麟970智能芯片,飛騰、龍芯、兆芯等國產CPU性能持續提升,京東方首條柔性屏生產線實現量產,結束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局面;同時,電池隔膜材料、微電機系統傳感器、石墨烯等基礎產品也打破國外壟斷,解決了一批“卡脖子”問題。
二是不斷推進產品和服務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邁進,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超過80%,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產品、虛擬現實設備等新興產品種類不斷豐富。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無人機等新興領域,百強企業的技術和應用在全球處于領先位置。
三是積極布局新興領域和未來技術高點,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推廣應用;5G、下一代互聯網、超高速大容量光傳輸技術、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的研發和商用進程不斷加快。
6、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
百強企業在經濟和就業方面的拉動作用進一步提高,本屆百強實現稅金總額1378億元,比上屆增長17%;從業人員合計205萬人,比上屆增長21萬人;稅金和從業人員占全行業總量的60%和15%以上。
此外,百強企業積極承擔各項社會責任。
2017年,百強中近80%的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向各類公益事業直接捐款超過20億元。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歷經了經濟結構、市場結構和產品服務結構的多方面轉型,實現了規模、效益、技術、品牌的全方位躍升,在引領產業健康發展,支撐經濟社會轉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在新時代,百強企業應積極把握新的政策和市場機遇,強化自主創新,加速應用推廣,積極謀劃布局,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為實現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目標做出新的貢獻。
2018年第三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
排名 |
公司名稱 |
1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2 |
聯想集團 |
3 |
海爾集團公司 |
4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
5 |
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6 |
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7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8 |
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 |
9 |
海信集團有限公司 |
10 |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11 |
小米集團 |
12 |
浪潮集團有限公司 |
13 |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 |
14 |
杭州??低晹底旨夹g股份有限公司 |
15 |
東旭集團有限公司 |
16 |
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17 |
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 |
18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19 |
通鼎集團有限公司 |
20 |
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有限公司 |
21 |
河南森源集團有限公司 |
22 |
晶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
23 |
創維集團有限公司 |
24 |
歐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5 |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 |
26 |
富通集團有限公司 |
27 |
康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28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29 |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
30 |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31 |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 |
32 |
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 |
33 |
廣東德賽集團有限公司 |
34 |
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5 |
江蘇新潮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36 |
深圳華強集團有限公司 |
37 |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38 |
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39 |
舜宇集團有限公司 |
40 |
華勤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
41 |
四川九洲電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42 |
震雄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
43 |
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44 |
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 |
45 |
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46 |
萬馬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47 |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
48 |
江蘇宏圖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49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50 |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51 |
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52 |
浙江富春江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53 |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54 |
陜西電子信息集團有限公司 |
55 |
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56 |
上海華虹(集團)有限公司 |
57 |
湖北凱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58 |
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 |
59 |
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60 |
普聯技術有限公司 |
61 |
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62 |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3 |
銅陵精達銅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64 |
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 |
65 |
蕪湖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66 |
江蘇協鑫硅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67 |
深圳市兆馳股份有限公司 |
68 |
華訊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
69 |
深圳市共進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70 |
陽光電源股份有限公司 |
71 |
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 |
72 |
安徽天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7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74 |
上海與德通訊技術有限公司 |
75 |
深圳市長盈精密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76 |
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77 |
浙江南都電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78 |
昆山丘鈦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79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80 |
駱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1 |
中電科電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
82 |
深圳市新天下集團有限公司 |
83 |
中冶賽迪集團有限公司 |
84 |
橫店集團東磁有限公司 |
85 |
哈爾濱光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86 |
華域視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87 |
深圳市泰衡諾科技有限公司 |
88 |
風帆有限責任公司 |
89 |
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90 |
萬利達集團有限公司 |
91 |
中新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92 |
中國樂凱集團有限公司 |
93 |
福州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94 |
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 |
95 |
深圳市康冠技術有限公司 |
96 |
新大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97 |
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 |
98 |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99 |
深南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
100 |
昆山龍騰光電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