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歐洲債務危機 半導體
由于失去了商業活力,歐洲甚至無法再繼續產生其當前的商業價值,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歐洲人早已習慣了為奢侈的生活方式超支。事實上,歐洲需要創造更多商業活動,并尋求出口途徑,除了喂飽當地人民外,也必須減少歐盟國家債務。
聽起來,以上說法似乎有些世界末日的味道,然而,世界半導體貿易協會(WSTS)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卻提供了有力的證明。
今年三月、四月和五月份,全球半導體銷售狀況普遍呈現下降狀態。此期間亞太地區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美國地區下降了3.2%。日本則微幅上揚0.4%。
然而,看看歐洲,與2011年相比,同期間下跌幅度達13.6%。以全球統計來看,這是相當巨大的變動。今年三月和四月的等效數字分別為15.4%和14.4%。基本上,這些數字都出現在2012年歐洲持續流失大量業務的金融困境期間。
歐洲有許多國家近期并未出現新創企業,特別在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國家。同樣,外來投資者也擱置了所有的計劃。我們現在還無法在歐洲做投資,目前最好是再等一等,看看歐洲危機如何收場。一些跨國公司很可能會關閉歐洲據點,將重心移往他處,最有可能的地方是亞太地區。
歐洲芯片市場腳步停頓
我們現在談的只是半導體銷售這個部份──創造價值和財富的最好、但也最艱難的一個區塊。
至于消費性電子,在歐洲的影響可能不會像半導體如此顯著。飛利浦現在是一家強調生活美學經濟的企業;而諾基亞,這家曾經在手機領域享有至高無上地位的公司,現在則不過是增加歐洲快速下滑趨勢的一個因素罷了。因此,我們談論的13.6%下滑,大部份是指汽車、工業和醫療電子等領域,而這些,都是所謂對消費者信心指數波動具有較高免疫性的市場。
據SIA/WSTS資料也暗示,歐洲可能會由于罷 工問題面臨進一步的崩潰。
德國目前是歐洲的主導國家,其所奉行的制造業出口經濟政策在今天就更顯得重要。然而,當地產業的復蘇顯然也面臨著重重壓力,因為多數企業都可能選擇盡量避免歐洲的惡劣形勢。
或許你會認為這一切都不可能發生;但請記住,1920年代魏瑪共和國(Weimar Republic)的惡性通膨,以及因此而高度依賴美國貸款后所造成的社會 混亂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