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從智能駕駛向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車聯網、汽車大數據的應用將會顛覆傳統的汽車產業。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正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的不僅僅是汽車產業,還有汽車出行方式。而出行方式的改變會引發整個社會形態的巨大變化,這是一場技術革命。據了解2020年左右,初級的自動駕駛技術會普及,到2030年高級別智能駕駛技術會出現。隨著整個產業生態和競爭模式的變化,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對手不再是寶馬、豐田這樣的公司,而是蘋果、谷歌這樣的公司。電子設計模塊
2018年3月13日,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聯合德國慕尼黑展覽集團于2018年3月13~14日在上海浦東喜來登大酒店隆重舉辦2018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國際創新發展論壇。本次論壇聚焦研討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帶來的新生態、新動能和新格局,圍繞產業由大變強的兩條主線/突破口以產業技術研討和分享為主邏輯,兼顧呈現全產業鏈及相關產業的最新態勢。《國際電子商情》記者參與此次論壇,并第一時間為您帶來最新的汽車產業對新能源智駕汽車的解讀和思考。
自動駕駛如何驅動汽車產業變革?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閣教授首先介紹了自動駕駛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及技術突破。 楊殿閣教授表示,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這是汽車的新四化,正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改變的不僅僅是汽車產業,還有汽車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改變會引發整個社會形態的巨大變化,這是一場技術革命。說到這一點,我們國家領導人是非常關注的,行業內人士知道,去年12月份發改委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意味著智能汽車的發展在中國在未來會成為國家戰略去推進。工信部也在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的標準,春晚的時候百度無人車隊在大橋上行駛,今年CES展覽上豐田公司也宣布要做出重要的轉型,競爭對手將是谷歌、蘋果這樣的公司,從汽車制造商轉變為交通服務運營商。
智能駕駛汽車的不同級別介紹,L4`5被看做高級階段的自動駕駛
簡單看一下智能汽車的分級,目前自動駕駛大概分為5個級別。類似于緊急避撞這樣的系統屬于L1~2,L3是人機共駕,L4~5是比較高級的自動駕駛,從控制到監視到失效應對都是無人狀態,這是比較高級的自動駕駛。日本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現狀和目標
日本汽車企業重點推廣的是一二級自動駕駛技術,主要是駕駛輔助技術,通過輔助技術提升汽車的安全性。日本希望通過一二級智能駕駛輔助技術的推廣在2018年把交通死亡人數控制在2500人之內。冬季奧運會日本會開展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展示示范,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它的推廣節點主要是在2021—2030。作為零部件企業來說自動駕駛技術推進應該領先于整車企業,這是大陸公司的,2020年之前大陸重要的目標還應該是駕駛輔助,2025開始全自動駕駛將進出產業化推廣。右側是歐盟的技術路線圖,2025年之前重點是駕駛輔助,2030高級別自動駕駛的運營才會進入推廣的階段。到2025以后高級別自動駕駛會進入產業化。智能網聯汽車可以實現哪些應用?
從這張表上能看得更清楚一點,2020這個節點,所有的新車里面裝備1、2級駕駛輔助技術的汽車,在新車中的占比在50%左右。到2025年比例會到80%,3—4級智能汽車可能會在10—20%。2030年百分百車輛都具備1—2級智能功能,5級在10%左右。大家會很期盼,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到2030年10%車輛都是一些專業的車輛,并不是我們平時開的車。比如公交車和港口用的物流專用車,包括一些專車,可能這些車上最新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現在硬件、軟件是高度飽和的,互相之間的軟件層是不兼容的。楊殿閣認為,手機、PC之所以高度發達是因為軟硬件分離,智能汽車要發展需要支持軟硬件分離。談到高級自動駕駛的智能計算平臺,楊殿閣認為需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以及人工智能技術才能滿足高級自動駕駛的需求,所以未來需要超級計算平臺。另外一個是感知技術,要達到4、5級的智能駕駛,需要在超視距以及超視野的距離進行感知,必須通過感知能力來彌補駕駛者的決策速度的不足,要超過人的感知能力。 對于智能汽車來說,要通過車聯網來解決看不到的問題。談到高級自動駕駛面臨的技術突破,楊殿閣表示,從L1到L5需要的技術都不一樣,到了L4或L5,自動駕駛地圖是必備項目。有了地圖就可以把感知和地圖結合起來,駕駛者就可以知道跟周邊駕駛環境有多遠。這是基于自動駕駛地圖的決策,這種方式是基于控制邏輯來做駕駛。這種方式對于做汽車的比較簡單,這需要整車的控制比較精確。 谷歌和百度沒有在汽車本身開發做工作,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和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來進行駕駛決策與控制。通過深度學習來做智能駕駛的訓練也能讓汽車開起來。但是這么做出來的汽車有個問題,如果出現事故的原因是無法獲知的,對于汽車來說安全是最重要的,哪怕出一點問題都不行。所以對于未來高級別的智能駕駛一定是把深度學習和駕駛決策結合起來。 最后是汽車的安全性問題,汽車的安全性比手機、PC的安全新重要很多。車載信息安全涉及到國家戰略安全層面,需要從國家層面統一考慮。楊殿閣也介紹了清華大學目前的進展,清華大學專門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與交通研究中心,目前清華研發的L1\2駕駛輔助技術一斤在上汽、長安、廣汽、宇通、日產和豐田等汽車企業進行批量前裝。同時清華大學智能團隊也孵化了智行者科技等創業企業。
政府和企業如何利用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秘書長、電動汽車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震坡教授表示,對于企業來說,汽車的故障、安全、行駛、運營監控的數據對于企業提供更多汽車服務會有很大的價值。未來整個行業滿足客戶需求,還有全產業鏈的電池管理,未來這個汽車大數據會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起到更重要的作用。說到新能源汽車的大數據,習主席在2017年12月8日提出了國家大數據戰略。所謂大數據,本質是體現在數據的挖掘深度和廣度,也就是跨界融合的廣度。 對于大數據和新能源汽車在政府工作報告上也做到了體積。 在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研究領域,把汽車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作為核心技術。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情況如何?王震坡表示,在2016年年底完成了企業、地方、國家三級檢測平臺的監管體系,實現企業級平臺的數據監控。通過這套體系完成了數據項目的規范化,包括了針車、電池、電機的多種數據,通過這些數據清單,對于國家平臺來說,可以對全國新能源汽車進行監督檢查和數據分析。對于地方平臺則可以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新能源汽車盡心安全監控。企業平臺則可以對產品實現100%的實時監控。 隨著平臺體系的建設,在2017年還確定了在全樣本行業數據監控的基礎上,在去除隱私數據外,可以進行隱私數上傳。從技術分析角度來看,這個平臺在北京理工大學有獨特的優勢。這個技術開展了基于大數據挖掘的電動汽車遠程故障診斷體系,除了基礎的安全閾值預警,通過對大數據的歷史應用分析,基于典型數據的商用值變化可以提供預警信息。 對于大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如何進行檢驗和邏輯判斷?對數據的無效性異常率,來保障數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2017年,還有一項工作。以前車輛技術參數都是從實驗室出來的,現在有了大量車輛應用技術,通過經濟性、環境適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指數的標準,可以通過企業的多項車型來進行計算。有了新能源汽車本身的駕駛信息,說到數據的跨界融合,還可以實現數據多元融合。對于政府領域,有了多元數據融合后,對于交通管理、車輛追蹤、國家安全、產業政策的制訂來提供一系列數據支持。有了相干數據后,可以對企業提供各種公共和商業服務信息。比如分時租賃,目前各個企業之間數據是分開的,如果能做到多企業數據溝通,當你使用一個APP就能滿足所有的服務需求。 現在在我們的平臺里,有幾項具體的工作。除了通過車輛回傳的數據確定歷程還可以獲得運行規矩,還可以通過車輛能耗的變化可以看到車輛是否在運行,比如物流車輛的能耗數據可以算出運行是否正常。通過電池健康狀況可以確定電池的安全性,通過動力電池的電壓變化規律,挑出異常點和故障診斷。 同樣的,這些數據還可以對運營企業服務,通過車輛應用模型,對能耗和駕駛行為服務,優化駕駛行為,降低運營成本。對于駕駛員的數據,可以進行行為與能耗分析,可以個性化指導駕駛員朝著低能耗駕駛發展。 我們有了國家的新能源汽車檢測平臺,同時確定要建立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平臺。每一塊電池編碼信息需要與整車信息捆綁上報電池信息,電池企業的數據要上傳到車企信息監控平臺,最后上傳到國家監管平臺。今年3月底這個平臺將上線,要求各個電池企業來確認和申請企業編碼。通過對于2017年純電動汽車運行的故障率分析,可以了解電動乘用車在休息日用的平均里程長。也可以比較在不同城市的出行里程。比如重慶等城市,車輛運行里程超過了北上廣深。因為在重慶大量的電動車是出租車,而北上廣深則是私人購買。對于公交車來說,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運行時長、運行時速有不同的差異,這個可以判斷出并城市地價交通狀況。2014年以后總體數據增長,同時我們還統計了北京市區不同區域的電動車行駛里程變化,這可以了解不同區域的交通狀況。 同時在北京的租賃車輛很多,可以對北京新能源出租車和租賃車進行行駛特征分析。此外通過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的充電熱力圖可以了解充電特征和充電狀態。
豐田押寶氫能電池,預計到2050年實現二氧化碳0排放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湯田修事介紹豐田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布局。 介紹了豐田最新的動力總成汽車的開發工作,以及下一代汽車的技術研發方向。20世紀以后隨著汽車不斷的普及,也導致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能源、環境問題,這些問題中國正在面臨。豐田作為汽車制造的領軍企業,主動提出了保護自然環境的目標,在2015年10月豐田發布了豐田環境挑戰2050戰略,包括了6大目標。包括汽車、工廠二氧化碳零排放,對水環境的影響等。如何實現2050年新車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90%的目標呢?這需要進一步采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時節約能量,這也是豐田面向未來的技術研發重點。從現在的市場情況來看,主流車型還是傳統的化石燃料發動機汽車,因此還有必要提高內燃機效率和提高混合動力發動機的效率。從第一代普銳斯到第四代普銳斯,豐田汽車不斷的提高發動機熱效率,通過努力第四代產品降低了40%的能耗。2017年初,豐田混合動力車銷售達到了1000萬,在中國的銷量也不斷增長。2017年推動了中國產凱美瑞混動車型,預計中國本地國產化率會提高到80%以上。在搭載發動機的車型上,為了實現二氧化碳的減排,需要改進發動機的熱效率和升功率的平衡。此外,為了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15%的目標,到2021年需要在60%以上的上市車輛搭載TNGA動力總成。除了改良發動機和混動發動機技術外,豐田還做了很多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從中國的情況來看,政府明確推動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方向,對于儲能技術的研究不可或缺。在儲能技術中,把電能轉換成氫能的技術是有潛力的。豐田展示了把電網和氫網混合起來的混合動力網絡。把不同地方剩余的電力轉換成氫能,在不同地方以低損失轉換成電能。除了電能,氫氣還可以通過各種能源提煉,通過未來實現氫能作為能源使用的主要能源,將實現二氧化碳0排放的目標。豐田正在摸索氫能技術的各種方法,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準備導入氫能電池的大巴。豐田還有氫燃料的電池的叉車產品。根據工信部在2016年公布的氫能燃料電池技術路線圖,對于加氫站的數量和車輛普及都提出了目標,豐田希望為這個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最后,湯田修事認為新的技術只有普及才能對降低環境符合實現貢獻。
2030年傳統汽車面臨“終局”,將被哪些因素顛覆?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鄭赟認為,到2030年汽車行業會進入終局,整個產業會被顛覆。會有百萬臺無人出租車和千萬新能源車進入銷售階段,中美在該領域有望領先。對于整個汽車價值鏈來說,到2030年整個產業鏈和價值鏈的收入會有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和數字服務,對于大數據的發現,這些都是在基礎的打造階段,數字化服務本身都會帶來更多的價值。由于無人駕駛的體量會變得非常大,租車和汽車共享都會成為主要的服務。傳統的整車業務在大幅度的下降,同時圍繞全球的格局,羅蘭貝格在做顛覆性探測評分。在全球汽車行業中,亞洲將引領汽車產業的發展,中國顛覆性排在世界首位。 這個顛覆性包括行業動態、消費者偏好、法律法規、基礎設施、技術5個維度。從對消費者的調研來看,對于電動車的購買需求,印度的需求最強,中國排名第二。從市場表現來看,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領先,但瑞典的銷量占比最高。在充電樁領域,中國在總量上最高,在每公里的充電樁數量則是荷蘭最高。在自動駕駛測試區域開放方面,韓國最激進,整個國家都是測試區域。美國開放部分區域。目前韓國和瑞典在5G覆蓋率上比較領先。回頭看中國乘用車,如果把2015年作為一個基礎,傳統燃油車市場的平均售價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配合今天討論的自動駕駛、共享出行的重要角色,提供了非常多的一個選項。 最后,鄭赟也思考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些問題。傳統和新興整車廠和零部件供應商如何應對“Made”大環境下的行業變化和轉型?
圓桌:智能汽車的發展,到底是資本重要還是技術重要呢?在圓桌論壇環節,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表示,要把發展智能汽車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上。同時要建議國家建立協調機構,要發布國家關于發展智能汽車的指導意見。 此外,要構筑智能汽車的研發體系。智能汽車涉及的面非常廣,不僅是汽車行業,要重新構筑高效的研發體系,形成國家級的研發機構,要從戰略、技術路線、標準制訂來做。同時要發揮產學研的作用,劃分企業的主體作用。智能汽車離不開基礎設施,包括互聯網的建設以及道路設施的建設,要盡快建立示范區,把智能汽車和基礎設施融合在一起,探索路徑。 最后要涉及到一些法律法規的標準建設。 從投資角度看,AI和自動駕駛是投資的熱點,也是汽車行業的關注熱點。在投資過程中,有炒熱點、炒概念的趨勢。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謝飛表示,投資一定要從產業鏈和生態鏈的角度來投資。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湯田修事認為,車輛的電動化趨勢是不可否認的,而且這個趨勢正在趨強。考慮到現在地球留下來的化石能源,如何提高效率是汽車行業需要考慮的重點。 如果說新能源車替代傳統的汽油車,替代速度是什么?豐田汽車提供的混合動力技術,今年是21年才剛剛讓一部分消費者認可。 豐田認為混合動力和傳統汽車有一些技術共同點,如何不斷的提升性能,應用到高度電動化的車型上?未來這些新能源車如何確保交到客戶手里的車成本更好?作為傳統車企的生存之道是品質、性能、安全和耐久性,在此基礎上要充分了解客戶新的要求。作為車企需要不斷的學習和開發新的產品。 蔚來董事長總盡力張欣認為,從新的車企來說,從投資角度想要新能源核心技術和上下游布局把整個行業提升到一個新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