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造假又有新事件發生。日前,日本機械零件制造商椿中島(TSUBAKI NAKASHIMA)被曝低價購買中國軸承鋼球產品,偽裝成日本國產鋼球產品出售。這是繼神戶制鋼所、斯巴魯、三菱綜合材料、東麗、西鐵城等企業后,日本造假名單上最新增添的一員......電子設計模塊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2月28日報道,椿中島方面承認,因為自己產品產量無法滿足市場,故而低價采購中國便宜鋼球偽裝成日本產品出售。報道稱,由于訂單量最集中的奈良縣葛城工廠產量不足,因此把從中國進口的鋼球換上葛城工廠的包裝箱并貼上標簽發了出去。
報道截圖
據悉,自2016年12月16日至2018年2月21日,椿中島賣出約2.31億個精密鋼球,一共向43家企業供貨。
日本時事通訊社報道稱,精密鋼球符合客戶要求的標準,至少到目前為止,安全性沒有影響。
記者查看了椿中島的官網,其在2月28日刊登公告稱“問題發生期間,問題鋼球的個數占葛城工廠總出貨數2.8%,占椿中島全部出貨量不到1%。”“目前,還沒聽到客戶方面的異議,但是我們會和客戶一起從技術上檢驗這些產品是否會對客戶產品質量產生影響。”
公告全文
官網
據了解,椿中島集團在國際精密鋼球制造領域一直享有頂尖制造商的美譽。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生產滾珠絲杠以來,產品以高精確性而廣泛配套于數控機床,加工中心,機械手,沖壓機,鍛造機及工業自動化等行業。
不斷增加的日本造假名單
巴菲特曾說過,“廚房里的蟑螂絕不會只有一只”;當重品質、重工匠精神的日本企業有一家站出來自曝造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排隊說“我也是”。在椿中島之前,日本制造的造假風波早已沸沸揚揚,造假名單越來越長......
高田
高田氣囊最早出現問題可以追溯到2000年,當時出現了首例消費者向美國國家交通安全管理局就其安全氣囊隱患進行投訴,但并未引起關注。直到2014年,氣囊安全問題才真正引起高田公司高度重視,當年10月,由于存在問題的高田氣囊可能會向車內的人噴出金屬彈片,并已經造成4人死亡,引起多起訴訟。
2015年高田公司首次公開承認氣囊存在安全隱患。同年6月末,高田承諾將全面配合世界范圍內的召回行動。此外,同年美聯邦政府發布2項新的命令,對高田開出了7000萬美元的罰款,同時要求使用缺陷氣囊的汽車需在2019年之前完成召回。
2017年6月26日,日本著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高田宣布破產。
神戶制鋼所
2017年10月8日,日本神戶制鋼所承認旗下公司長期篡改部分銅、鋁產品的檢驗數據,將未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充作合格產品供應給客戶。
根據今年3月6日神戶制鋼所公開的報告書,神戶制鋼所以鋁、銅制品為主的不合格產品提供給了525家企業,隨后機械業務部門也發現了造假行為,受影響企業再增加163家,扣除重復的部分共計605家。造假行為至少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包括退休人員在內,共有5名董事參與其中,神戶制鋼所會長兼社長川崎博也以及副社長金子明將于4月1日引咎辭職。
斯巴魯
2017年11月,日本汽車知名品牌斯巴魯爆出重大造假丑聞,其位于東京北部的群馬工廠一直聘用未經資格考試認證的工人進行新車出廠的最終質檢環節 ,此行為已成常態,在該工廠持續30年。
11月27日,斯巴魯發布消息稱,因違反國家規定長期聘用無資格人員進行新車出場質檢,將向國土安全省報告召回預計25.5萬輛斯巴魯品牌汽車,回廠進行必要的重新檢查,此次召回預計費用50億日元。
三菱綜合材料
2017年11月24日,三菱綜合材料株式會社社長竹內章在記者會上承認其下屬子公司產品數據造假問題的前一天,三菱綜合材料發表公告稱,公司子公司三菱電線工業自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修改出廠橡膠密封制品技術參數,目的是達到公司或客戶要求的技術標準,部分問題產品被用在了飛機、艦船和汽車上,影響企業達200多家
三菱綜合材料同時公告稱,公司另外兩家子公司——三菱伸銅和三菱鋁業出品的銅合金和鋁制產品也被查出出廠產品技術參數造假的問題。
2018年2月8日,三菱綜合材料再次公布該公司旗下位于日本靜岡縣的三菱鋁業富士制作所、位于日本新潟縣的一家汽車零部件制造廠,還有位于日本岐阜縣的一家養老工廠,這些企業均涉嫌在產品檢查過程中篡改數據。三菱材料社長竹內章同日舉行記者會,承認上述企業造假為事實,并作出道歉。
東麗
2017年11月28日,日本東麗株式會社子公司東麗HC(Toray hybrid code)株式會社主動曝出其材料數據造假丑聞。東麗公司社長日覺昭廣公開稱,2008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東麗HC的兩名品質保證室室長濫用職權,在制作檢查成績書時,將輪胎補強劑、滌綸工業絲等產品的檢查數據,篡改為符合客戶要求的規格值。從2016年10月起,東麗公司已更改品質保證體制。據透露,該造假事件達149件,涉及產品已銷往13家公司,且產品已經流入中國。
東麗社長日覺昭廣在東京舉行記者會道歉稱,“給大家造成嚴重困擾,在此真誠道歉。”
西鐵城
2018年2月9日,日本鐘表公司西鐵城時計株式會社(Citizen Watch,以下簡稱西鐵城)向外界公布了一份轟動全球的調查報告,承認旗下子公司存在大量篡改產品測試LED數據和零部件產地的行為。
除了LED相關的零部件產品外,西鐵城還透露稱其位于富士吉田市的子公司“西鐵城電子”偽造了發光二極管的質量檢測數據。事發后,西鐵城手表公司立即免去了總裁Yoshihiro Gota以及另外一名涉事高管的職務。
針對西鐵城的這項第三方調查還顯示,西鐵城電子曾在2012年至2016年間,把中國子公司工廠生產的166種、超過13億個零部件的產地篡改為“日本”并提供給119家客戶企業,篡改比例占同一時期產品總數的6.7%——只因擔心失去北美的重要客戶。
宇部興產
今年2月23日,日本綜合化工企業宇部興產發布消息稱,在千葉縣市原市的千葉石油化學工廠存在部分聚乙烯產品未實施向客戶承諾的檢測、偽造記錄進行銷售的違規行為。此事涉及50家客戶。違規行為從上世紀90年代起一直持續。
在東京都內舉行記者會的社長山本謙道歉稱:“給諸位添了麻煩,深表歉意。”
席卷各行各業的造假
其實,稍微梳理一下就不難發現,造假在日本并不是什么新鮮事,而是早已成為一種惡性“傳染病”,席卷了日本各行各業。
2017年12月11日,日本新干線列車希望34號在行駛途中傳出異響和異臭,中途停靠名古屋站檢查時,發現列車車臺龜裂且漏油。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將其認定為重大事故,這是自2001年運輸安全委員成立以來,新干線首次被認定為重大事故的意外事件。
2014年8月,日本高級連鎖料理店“木曾路”公司承認,使用便宜牛肉冒充高級牛肉,其三家門店銷售的是廉價牛肉,標注的卻是“松阪牛”或“佐賀牛”。
2015年10月,日本三井住友建設公司開發的橫濱市都筑區大型公寓因偷工減料出現嚴重傾斜。而不到一個月,日本龍頭建筑企業旭化成公司又于11月被曝出,復查的2376個建筑項目中有266個項目存在數據篡改,建設項目涉及日本全國各地,甚至包括醫院、學校、養老院等公共設施,讓各地民眾人心惶惶。
2016年5月6日,日本東亞建設工業株式會社發布消息稱,在羽田機場C跑道防止液態化的地基改良工程中,只灌注了設計中所需藥液的5.4%,卻作為按照規定方式施工偽造了數據,并向國土交通省作了虛假匯報。
5月18日,日本鈴木汽車公司承認對全部16種在日本銷售的車型燃效數據作假。就在同一天,三菱汽車公司也發布消息:除4種微型車以外,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帕杰羅”等4種車型也存在燃效數據作弊。
2016年8月,東芝公司被曝連續7年造假,至少4大業務部門、3任社長參與其中,虛報利潤1562億日元(約92億元人民幣),是繼2011年奧林巴斯隱瞞17 億美元損失以來,日本企業界的又一樁財務造假丑聞......
日本為何頻繁造假?
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經濟全球化之下的競爭愈發激烈,汽車廠商之間的價格戰最終只能通過生產成本來降低售價,零配件就是其中重要一環。日本企業環境中的供應商與主機廠之間聯系十分緊密,主機廠如果更換供應商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在不更換供應商,同時技術水平有限的情況之下就只能通過“造假”來試圖瞞天過海了。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看到以上這些企業造假均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態度誠懇”,另一個是知情不報。幾乎每家出了事的企業,該企業負責人必定會召開新聞發布會鞠躬致歉。然后呢,除了高田破產以外。其他企業除了形象受損以外,并沒有遭受到嚴重的經濟處罰,也幾乎沒有客戶因為造假而更換供應商。
日企造假的另一個特點是互相隱瞞,知情不報。其實以上曝光的造假事件,很多企業內部都是心知肚明,甚至供應商的主機廠也是清楚的,但正如上面所講,日本企業環境中的供應商與主機廠之間聯系十分緊密,主機廠如果更換供應商對雙方都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彼此存在互相包庇的情況。因此這些涉及造假的企業才得以如此長時間不為人知。所以說,日產制造神話的不能說是坍塌,其實是海市蜃樓,這樣來看的話……我們目前了解到的造假日企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