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CES 展示了最近的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的制造和創新成果,國際電子電器工程研究院消費電子協會(CESoc)舉辦的ICCE則是匯集了最新的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研發成果,反映了世界消費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來自全球37 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者匯聚一堂發表了世界消費電子研發最前沿的316 篇論文。其中,按發布論文的數量統計,韓國以82 篇排名列第一,日本以62 篇名列第二,美國以45 篇名列第三,中國臺灣以16 篇名列第四,中國大陸以12篇名列第五,如表1 所示:

esmc01261405圖1. 論文數量前5 名所占比例

本次ICCE 的論文主要包括了以下技術分支:

1. CT01 消費電子軟硬件系統的私密與安全  2. CT02 消費電子軟硬件系統的能源管理  3. CT03 面向智能城市的消費電子應用  4. CT04 射頻,無線和網絡技術  5. CT05 物聯網  6. CT06 娛樂,游戲,虛擬和增強現實  7. CT07 聲頻,音樂和視頻系統以及圖像和數據獲取  8. CT08 消費電子自動化  9. CT09 消費電子傳感器和MEMS  10. CT10 消費者保健系統  11. CT11 人機交互技術  12. CT12 智能手機和移動裝置技術  13. CT13 其它消費電子相關技術  14. ST03 數字體驗  15. ST05 消費電子數字化硬件的體系結構級能源,安全和可靠性解決方案  16. ST06 健康獨立生活物聯網  17. ST07 用無人機提升智能多傳感器網絡  18. ST08 超越加密的網絡安全-消費電子的防護系統和過程  19. ST09 AR 和VR 顯示和人機交互技術  20. ST10 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  21. TT01 云計算  22. TT02 健康和環境可穿戴式傳感器  23. SRF 學生研究論壇  24. PS 張貼論文 

上述名列前五的國家和地區的論文的研究范圍分布如下表所示:

esmc01261406圖2. 韓國,日本,美國,中國臺灣和中國大陸論文分布

與韓國、日本、美國和臺灣地區相比,中國大陸的參會論文體現出以下特點:

1、分布領域不廣。在上述會議論文涉及的22 個技術領域中,韓國的論文分布占據其中的14 個領域,日本論文的分布領域占據了11 個;美國的論文分布占據了14 個領域,臺灣地區的論文分布占據了5 個領域,中國大陸同樣只占據了5 個領域,主要集中在物聯網,娛樂游戲虛擬和增強現實,智能手機和移動裝置技術,云計算和其它消費電子相關技術等領域。

2、消費電子的制造企業缺席。制造企業論文所占比例體現出該國消費電子制造業的創新能力。韓國的論文公司和企業有三星,韓國廣播公司,Anapass 公司,其中制造企業占2/3;日本的論文公司和企業有 NTT(日本電信電話)公司,東芝公司,日本廣播公司,日立公司,NEC 公司,三菱電氣,AVC 科技,NTT DOCOMO 電信公司等,其中制造企業占5/8;美國的論文公司和企業被VMware 公司,Intel 公司和思科公司平分秋色,其中制造企業占2/3;臺灣地區論文公司和企業數量為零。相比之下,中國大陸論文公司和企業有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和杭州意脈科技有限公司2 家,前者為IT 企業,后者為產品電磁兼容的云計算服務企業,都不是消費電子的制造企業。

3、學生論文偏少。在校學生通常在導師指導下發布論文,其論文數量和研究方向能夠反映高校研發的長期規劃和趨勢。

作為消費電子行業的頂級國際交流活動,ICCE 能夠給參與者帶來以下切實好處:

1、了解世界消費電子的發展趨勢。

2、面對面的技術交流為合作研發提供契機。例如日本索尼公司將AR 技術用于產品電磁干擾的診斷,與中國杭州意脈科技有限公司的電磁兼容云計算技術有部分交集。雙方進行了技術討論并且達成了合作意向。

3、參與CES會展的無縫對接。ICCE 緊接著CES在同一地點召開,出席ICCE國際會議的學者都被邀請免費參觀CES 會展,有利于研發人員直接了解企業的產品趨勢。ICCE和CES作為國際電子電工研究院消費電子協會和的旗艦級標桿活動,從研發和制造的兩個不同側面反映出各國消費電子的最新發展狀況和趨勢。隨著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步伐加快,可以期待在ICCE上看到中國軍團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