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將吸納日本的技術和人才,擴大在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訂單。海外企業的對日投資此前以業務收購和設立研發基地為主,現在開始擴大到生產方面。這是中國企業首次在日本正式新設工廠。
從研發基地到生產
華為的智能手機銷售在全球的市場份額排在第3位,2016年度的銷售額換算成日元達到約8萬億日元以上。華為在日本的第一家工廠將是DMG森精機此前在千葉縣船橋市擁有的工廠舊址和廠房。生產設備導入后,年內就可以投入生產。華為此次的投資額被認為是50億日元左右,今后還將商討追加投資。華為“全球移動寬帶論壇” (2016年11月24日,千葉市)
路由器等網絡設備是華為的主要產品。由于日本的軟銀等正加快高速通信網的完善,華為面向通信企業的銷售在擴大。通過新工廠的本土化生產應對,有助于對日本市場的供應能力。
中國企業進入日本的情況在2000后開始引起關注,收購業績惡化的日本企業的情況增加。2009年中國蘇寧就收購了日本上市企業Laox。本間高爾夫、服裝企業RENOWN等也先后被納入中國企業的旗下。
最近中國企業在日本開設研發基地的動向開始擴大。大型車企長城汽車2016年1月在橫濱市建立研發基地,開始電動汽車(EV)和自動駕駛等先進技術的研究。中興通訊(ZTE)2016年夏季也在東京建立了物聯網“IoT”的基地。
已經在日本擁有研發基地的華為,此次是在日本建廠進行生產。日本的人件費偏高是課題,但由于中國人件費的上升,之間的差距縮小。華為在在新工廠計劃采用眾多生產管理人才,希望與中國式的低成本大量生產相結合,讓品質與價格都具有競爭力。中國一直承擔著“世界工廠”的功能,由于國內經濟減速,開拓海外市場成為當務之急。日本的制造業在尋求低成本前往中國的動向告一段落之后,今后中國的制造業進入日本的動向有可能更加活躍。
讓中國企業擴大對日投資存在課題
中國在日本設置生產基地的事例目前還比較少,不過今后日本如果能推進戰略性招商,將有助于日本經濟的增長。防止空洞化的效果尤其值得期待。
推進國際化戰略的中國企業逐漸開始重視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在地理位置上距離較近的日本是個巨大市場,而且能利用高質量的基礎設施和勞動力。不過光憑這些還不夠。
今后,要想增加選擇日本作為生產和出口基地的中國企業等,進一步吸引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企業,日本需要更努力地推進自由貿易。
中國與美國、歐盟(EU)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可能性比較小。日本如果加強與美歐合作,將擴大中國企業以低關稅出口在日本制造的產品的余地。2015年中國與韓國之間簽訂的自貿協定生效,目前進駐韓國的中國企業呈增加趨勢。
不過,在制造業的業務出售方面,技術流入中國企業成為爭論點之一。中國企業在日本開展業務需要努力提高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