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假IC肆意生長,流通至美國防供應鏈
對于朋友公司被坑之事,經過查詢一系列資料后發現,我們自己國家的元器件造假情況非常嚴重,存在完整的生產和銷售網絡,軍用連接器、微處理器、FPGA、分立器件等元器件,還出現在美國、印度、俄羅斯、歐盟等國防供應鏈內流通。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垃圾進口國,每年全世界70%的電子垃圾被運往中國,而電子垃圾的來源多半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這些電子垃圾在其本國處理費用高昂,低價運到中國后,再轉運送至各地進行拆解。
在亞洲最大的電子元器件交易集散地---華強北,很多商家主要就是經營翻新、拆機件,而這些拆機件、翻新件的來源,便是電子垃圾的拆解。價格低廉的電子垃圾經過拆解,將可用的電子元件,經翻新處理后回流到元器件市場,掙取巨額的差價,導致假冒翻新電子元器件泛濫。圖1:假芯片和正規渠道樣品同時decap后對比:問題芯片晶圓上寫有LM833A的樣式和NSC的字母;正規渠道芯片上有ADI標志
華強北造假太厲害,遠不只僅是深圳。國內報道稱,去年7月初,上海松江一家制售假冒“西門子”注冊商標商品的窩點被成功搗毀,該犯罪團伙利用品牌效應,以低價從市場上購買假冒的“西門子”電子元器件,主要生產連接器和接口器件,再以高價售出牟取暴利,涉案金額達上千萬元。
國內有關法規開始整治。2017年新關稅調整后,進口變流模塊(如:IGBT、橋式整流器等)紛紛漲價,而今年海關總署開展為期一年的“國門利劍2017”聯合行動。此次,海關將重拳出擊打擊走私,突顯對電子“洋垃圾”的零容忍,將從源頭禁止電子垃圾的進入,進一步凈化國內半導體市場。
不光國內假冒元器件泛濫成災,還流通至海外供應鏈。據稱,美國在國防部的供應鏈中發現一百多萬個假元器件,其中僅來自中國一家供應商的就有84000個。從2011到2015年財政年,美國國防部和承包商供提交了526條疑似假貨的報告。如下圖:早在2012年,SASC Counterfeit Electronics Report就將這一狀況炸出來,當時美國發現其C-5“銀河”運輸機上的關鍵導航軟件、RQ-4全球鷹偵察機、潛艇甚至斯瑞克機動火炮系統的組裝配件都充斥著大量假冒偽劣零件。
2016年夏天,美國國防部發布了一項新規定,希望大大減少假冒電子元件進入軍事供應鏈。國防采辦管理在8月2日生效新規定,限制假冒元件進入關鍵的軍事系統。新規定下,軍事承包商和分包商,必須從原始零件制造商、或授權的特許分銷商處采購。
由于沒有任何統一的認證措施和監管機構,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的Dustin Todd表示,“想要避免假貨,只有從可靠的源頭開始。買IC的時候,要的不是最便宜的,而應該是最受信任的。”
國內元器件造假流水線,到底有多深?
IC——這么高大上、有技術含量的一個行業,有不少專業造假公司賺的盆滿缽滿、害的一些中小公司賠光了利潤。不可否認,假元器件已經成為供應鏈的毒瘤。那么,假芯片的水到底有多深?
最近幾年來,許多承包商一旦確定了授權供應商名單,就不再添加新供應商。現在,公司的采購部門有一個共識,就是,生產線不得不停止生產情況確實發生;但是,當OEM、OCM和授權經銷商無法提供零件時,采購人員面臨的選擇很少。他們可以不采購元件,讓生產放緩,甚至停止生產;或者,通過沒有經過自己的組織審計或者沒有得到任何授權的第三方評估的供應商購買。圖2:AD8512是款低噪聲、低輸入偏置電流、寬帶寬、精密JFET雙通道運算放大器
于是,獨立分銷商、代理商、貿易商向他們提供的元件可能是原裝、散新、翻新和舊貨。而按BOM來一站式交齊現貨的,業內叫做配貨商,常見的是自身會代理幾條產品線,對于自身沒有的產品線,會從其他供應商那里買/或者調貨。
在華強北的幾乎都清楚,有部分人長期在國外收購一些電器廢品(俗稱電子垃圾),運回后拆解、分類、整理、翻新、包裝、再到電子市場銷售一條龍運作。還有些貿易商有些會委托給專業的“造假流水線”,甚至有封裝廠直接參與其中,不只是打磨掉logo翻新那么簡單,還會直接把不同大小的die搞成另一個封裝。
原裝貨(全新片)
原廠生產出來的,分進口原裝和國產原裝。這些芯片表面印刷文字和圖案的大小、字體、深淺、生產批號、背面的產地標識非常一致,管腳非常整齊,亞光的表面的中間會有一道亮痕,裝芯片的管字非常新,很透明,不發黃。這就是原裝貨,是由芯片原廠生產并封裝出廠的,這一類芯片質量好,價格稍高點,建議采用這一類,質量有保障。
散新貨(散新片)
這個詞主要有以下幾種意思:其一,這個貨不是原廠生產出來的,可能是其他廠家生產的,但是打著原廠牌子,也就是假貨,供應商稱之為散新、或原裝貨來蒙人;其二,原廠生產的,但是一些不合格的料。原廠就會降價,通過其他渠道處理掉。銷售商進過來之后,稱之為散新;其三,原廠生產的,使用過了,經過打磨,鍍錫,把腳擦亮等一系列處理之后,外觀看起來不錯,拿出來出售,也叫做散新,但實際上是翻新的。
這些芯片表面印刷文字和圖案的大小、字體、深淺有差別,生產批號一般不相同,背面的產地標識比較雜,但管腳沒有使用過的痕跡,倒是有氧化的痕跡,一般來講這種芯片是貿易商把從各種途徑收集起來的沒有使用過的芯片裝在一個管子里賣。這類芯片質量一般,價格適中,要求不高的廠家可以選用。
翻新貨(打磨片)
指產品從原廠生產出來以后,經過使用,有了一定的磨損,性能各方面跟原廠剛生產出來的時候有差距,經過特殊的加工,是它的外表或者性能恢復到接近原廠剛生產出來的狀態,叫做翻新。
這些芯片很像全新片,表面印刷文字和圖案的大小、字體、深淺基本無明顯差異,批號也相同,但仔細觀察芯片表面你會發現有許多微小的平行劃痕,背面的產地標識也不相同,管腳一般不會是亮閃閃的,而是亞光的,有氧化的痕跡,管腳間距比較一致。這類芯片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很舊的貨翻新的,有可能是批號不統一改成統一的,有可能是替代品改的。打磨過的就怕里面有混料的或是用過的翻新的。更有很多不良商家做原裝貨賣,欺騙買家。
舊貨拆機件(拆機片)
原廠生產出來的,已經使用過的,從電路板上拆下來的。沒有經過洗角處理的。這些芯片是從電路板上拆下來后再歸類,管腳明顯有焊錫焊過的痕跡,亮閃閃,管腳間距明顯不等,表面印刷文字和圖案的大小、字體、深淺有差別,生產批號一般不相同,背面的產地標識比較雜,這類芯片質量很差,價格便宜,可能有很多是壞了的,不良率較高。
舊貨拆機有兩法:
(1)、熱風法,此法是正規的做法,用于較干凈、整齊的板特別是較有價值的SMD板;
(2)、油炸法,這確實是真的,用調制的高沸點礦物油來炸,極舊或很亂的垃圾板通常用此法。
除此之外,看商家是否有大量的原外包裝物,包括標識內外一致的紙盒、防靜電塑膠袋等,實際辨別中應多法齊用,有一處存在問題則可認定器件的貨質。如果有些芯片我們無法用肉眼和經驗來判斷的,我們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如放大鏡和數碼放大鏡打磨翻新過的芯片表面有細微的小孔。
購買芯片時應注意識別
一般購買芯片如果有上個三五十片的量,最好找代理公司或其分銷商而不要去一般“統貨”柜臺拿貨,一般什么都做的(所謂統貨)柜臺上的現貨基本上是翻新貨或舊貨,而且他們看人報價,大家要多留神。就算在這樣的柜臺上拿貨一定要講清楚,有壞給換,且記得"貨比三家"。另外,成交價格應比正貨價低很多才行,否則還是找正規代理。要知道不少加工好的舊芯片進貨價只是新片市場價的10%-20%左右。
舉個例子,有的時候去華強北買款MCU,對方會問你要原廠還是要臺版的,臺版就存在兩種情況,一種就是直接仿冒產品,另一種就有可能是臺灣產的,但是也經過了原廠的檢測和授權,但可能會在某些指標上還差一點,這類也就不能算假貨了。
由于IC型號眾多,在研發生產過程中,經常有些新料號需要購買樣片或小批量采購,代理的質量雖然好,但是數量太少一般不愿意搭理你,除非有現貨并且你上門自取,如果訂期貨則不一定能達到最小起訂量,且交貨期可能長得你無法接受,申請樣片同樣不是件容易的事(線上渠道已基本能夠解決)。
正規代理的芯片銷售一般在寫字辦公樓,華強、賽格等電子市場中也有很多經銷新貨,多數在大廳周圍的獨立房間中,也有少數柜臺,大家在線下購買芯片時應注意識別。
如何防止假冒元器件進入你的供應鏈?
基本上與其他產業一樣,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同樣會面臨造假者的切實威脅。不法行為不但危及到產品質量,有時甚至是危及到生命安全。降低采購到假冒或者不合格元器件,事關每一個制造廠商的產品性能與企業聲譽,同時每一家上游元器件供應商都應該與制造廠商聯合起來共同管控這種風險。
圖3:LM833是主要應用在音頻方面的運算放大器,其主要特點:高slew rate,低失真度、大的輸出電壓擺幅
對于如何鑒別仿冒芯片,他們原廠也沒有太好的方法。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準備呢?如何能夠積極應對當今假冒元器件所帶來的挑戰呢?
預防措施有哪些?
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假冒翻新的電子元器件流入庫存,元器件供應商或采購代理應嚴格執行包括認證措施和非認證措施在內的管理機制。
•收集各種資訊和知識。元器件供應商必須要了解哪些假冒或不合格產品在何時、何地、以及如何進入供應鏈的。
•很多地方都有可能出現假冒器件,因此必須對每批次產品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同時,假冒元器件也會在任意時刻進入供應商的庫存,為此,對于所有產業鏈和所有物料來講,無論價值高低或是貨源是否已經得到認證許可,都應考慮是否做好了預防措施。
•認真評估全球供應鏈和市場的最新動態,一旦某種器件可能出現短缺或過剩,或是需求狀態發生變化時,犯罪分子就有可能盯上這一類器件,產生假冒電子元器件的市場機會。擁有這些市場知識,能夠讓我們得以監控元器件市場的流動狀況,尤其是警惕那些供應鏈中供需失衡的器件。
•物料短缺也會導致價格上漲,由此為造假者帶來機會推出假冒或者不合格的器件;同樣,當器件供應過剩的時候,即使價格下跌,非法器件也經常進入到供應鏈,這是因為造假者希望數量龐大的正品合格元件使得那些假冒器件不容易被發現,非法器件就能混跡于正品之中。
•建立內部主動預防流程。當然,為了實施這種反假冒措施,必須得首先了解有哪些風險。積極預防的降低風險方式涉及供應商建立的內部流程與程序,在訂單下達前就能確保發貨器件的品質。在評估供應商的知識、能力與水平方面有許多項目。
元器件不是正品,它有以下幾個可能
•不符合原始元器件制造商(OCM)設計、模型以及性能標準的產品。
•未授權的復制品,例如沒有管芯的空封裝。
•提供不正確或者錯誤的標記以及文檔,比如故意標高速率等級和溫度等級,使得用戶將消費級芯片用于工業級或更高級,提升價格。
•不符合規范、有缺陷,或者將用過的OCM產品以“新品”或者以可用產品的形式出售。
•不是原始元器件制造商(OCM)生產的,或是由未授權承包商生產的產品。
元器件供應商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供應商的品質檢查方式必須與廠商評估和選擇供應商所使用的方式一致。同時,合格供應商名單應該盡可能的詳盡,并定期進行重新評估和審核。
•供應商與廠商之間必須能夠共享物料流程的可追溯性、動態流向及可視性。
•供應商必須按照全面與可定制的檢查清單,對物料和器件進行可視的、實物的以及功能性的測試。
•供應商應能夠提供運輸與物料的認證資料。
•供應商應擁有業內標準認證,并能對質量管理體系和措施等定期執行重新認證。
上述這些積極的預防措施,實際上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供應商能力與專業領先地位的標志。在錯綜復雜的全球供應鏈中存在著許多的陷阱,而且任何時刻市場上肯定都會存在假冒與不合格的元器件,因此必須了解哪里可能會有陷阱,會是怎樣的陷阱。而那些知道如何避開假冒與不合格器件,并能夠測試與鑒別這些不合格器件,是評估與選擇供應商的關鍵篩選標準,不管你是準備定期向這些供應商采購,還是偶然發生的采購行為。
總之,在市場上采購到假冒翻新元器件的風險早就存在,而且未來也不會消失,唯一的建議就是下次從正規渠道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