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元宵節,我來到了深圳電子一條街華強北。此時距離華強北修地鐵封街已經過去了N年。華強北商戶還特意舉行了一場開市儀式,在南方對于開工、開市這種傳統儀式感的東西還是很重視的。20170213-SH-2重返華強北,雖然沒有鞭炮齊鳴,但仍然是鑼鼓喧天,可惜新年剛過不久,圍觀群眾并不夠多。跟華強北的黃金時代相比,人氣已大不如前。圖中為2005年前后,山寨手機生意在華強北處于頂峰時期,當時華強北的手機店鋪場景。據說當年的老賽格,一個小柜臺價值就是100萬,而且還搶不到。在華強北炒鋪面的黃金時期,一個鋪面的轉讓費可以炒到80萬元。

想當年(大概十年前)筆者第一次來到華強北,感覺進入了一個動物世界。伴隨著“發票、發票,票、票…”叫賣聲的,是四處鬧哄哄、亂糟糟,卻又充滿了生機的人群。沒有人有功夫停下來跟你閑聊,拖著紙箱的,推著推車的人急匆匆的從你身邊走過。

隨便走進一個電子市場,小小的柜臺邊擠滿了人在詢價。可能只有小學畢業的老板娘拿計算機給老外輸入報價,不用懂太多外語也可以做外貿。街邊賣豬腳飯和燒臘的快餐店坐滿了客人,要一直到凌晨幾點,這個喧鬧的市場才會逐漸安靜下來。

那個時候是華強北山寨手機的黃金年代,在華強北電科的寫字樓內,隔出了一個一個寫字間。寫字間內掛個易拉寶就可以開始招商了。只要你能找到一家手機方案公司出個方案,就可以貼牌賣機了。山寨手機的利潤也是十分驚人,從中一夜暴富身價千萬的人不在少數。所以那個時候手機招商都叫“開盤”,有點像股票IPO。

在山寨手機之前,華強北已經經歷過了VCD、DVD、MP3/MP4/MP5、GPS的幾波機會,每一波機會都誕生了一批創富神話,而山寨手機可以說代表著華強北的巔峰時代。20170213-SH-320170213-SH-4今天再次走進華強北柜臺,也許是因為過完年剛剛開工不久,筆者在華強北發現了不少空著的柜臺。是還沒營業?還是租不出去?不管怎么樣,當天店鋪內的人氣頗為冷清。

2001年5月10日,信產部11號令發布了《電信設備進網管理辦法》,要求包括手機在內所有入網的電信設備都要經過檢測。按照信產部規定,手機廠商的新產品只有通過泰爾實驗室的手機入網質量檢測,直到手機產品達到相關的技術要求,才可以獲得入網證,最終上市銷售。

早在2002年的深圳,就已經成為了中國第一手機制造基地。在當時的17個國產品牌中,深圳占了5個——科健、康佳、國威、天時達、中興。而深圳的桑菲當時是飛利浦手機的生產基地。

2004年,手機生產“審批制”終止,取而代之的是手機“核準制”。2007年后,以天語、金立、宇龍為代表的國產功能機品牌開始崛起。區別于沒有戶口的“黑手機”,比如NCKIA、Aayncall等外觀跟洋品牌一致的手機。當時還有三碼、五碼機的區別(詳情可百度),這些都是特點時代下的產物。以金立手機為例,在獲牌之前,每年租借牌照的費用在3000萬元左右,多的時候達到4000萬元。

山寨機的出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申請入網的門檻太高,以及入網后的稅費成本太高。品牌廠商不用投入精力做研發和市場推廣,僅靠出租貼牌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反而山寨機反而成為了“創新”的急先鋒。當時各種不同外觀的手機、跑馬燈、呼吸燈、大喇叭、雙卡雙待等功能大多是從山寨機開始流行起來,滿足了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2007年10月17日,深圳華強北電子市場掛出大幅標語:“國務院取消牌照審批,歡迎手機企業入駐。”這一年,國務院宣布正式取消實施三年的手機牌照制度。其中受到最大沖擊的就是占據當時三分之一市場份額的“山寨機”(當時還叫“黑手機”)。

手機牌照制度的取消,代表山寨機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媒體的宣傳下,深圳市政府開始全面整治、打擊“山寨機”。而就在這一年,蘋果的iphone橫空出世,智能手機時代憑借顛覆性的玩法將Nokia、MOTO等一代手機霸主打落塵埃。賺到錢的大部分山寨機老板開始逐漸退出手機行業,有一些轉型去做房地產,有一些轉型去做SP。(這又是一個值得一說的故事)

“山寨機”雖然衰落了,但是憑借iphone的崛起,水貨以及翻新手機開始火起來了。隨著媒體的報道華強北開始名聲在外,一時間華強北本身成了一個IP。“北有中關村、南有華強北。”智能手機的興起更是迎來了華強北的黃金時期,僅僅圍繞一個蘋果的產業鏈,就養活了深圳的數百萬人。20170213-SH-5那個時候華強北的手機賣場還會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業細分,比如賽格、華強電子市場主打PC、各種配件、元器件,賽博賣相機、鏡頭的比較多,遠望主打水貨手機,明通主打三五碼山寨機。飛揚主打賣二手機,還有龍勝、通天地主要賣翻新機,桑達則主打上網本和平板電腦。2008年,華強北被中國電子商會授予“中國電子第一街”的榮譽。20170213-SH-6“買電腦上賽格,買數碼上賽博,買手機去遠望”成為剛到華強北最常聽到的一句話。20170213-SH-7太平洋安防市場,里面最多的商品就是各種各樣的監控攝像頭。20170213-SH-8在華強北,隨處可見推著裝滿紙箱的小車匆匆而過的人群。

在新的起跑線上,金立、魅族、OPPO、VIVO等行業新軍開始默默積累研發實力,同時深耕渠道。而在這個時間段,以“中興、華為、酷派、聯想”為代表的運營商“四大金剛”開始走上歷史舞臺。筆者的第一臺國產智能手機就是在華強北沖話費送的聯想A60。20170213-SH-9運營商通過補貼的方式確實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國產手機的出貨量的增長,但是僅僅依靠話費補貼無法提高手機的用戶體驗以及核心競爭力。直到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手機”的崛起,通過“互聯網宣傳+渠道+性價比+ROM”,小米橫空出世,徹底顛覆了“中華酷聯”四大金剛的競爭格局,2014年手機全行業開始學小米。到了今天,除了華為憑借內部變革依然保持在第一陣營。中興、酷派、聯想等運營商品牌都已是“明日黃花”。在小米品牌最火的時候,曾經一夜之間在全國冒出許多山寨“小米專賣店”。可惜小米沒有抓住機會招安,而是選擇打假的方式,最終錯過了一個絕佳的組建線下渠道的機會。20170213-SH-10風水輪流轉,進入2016年,OPPO、VIVO憑借深耕全國的線下渠道以及品牌積累重回國產手機TOP3,而風光一時的小米卻跌出了TOP5。在這個過程中,華強北無聲的見證了從線下渠道到網購電商再到線下渠道這一歷史轉變期。到了今天,OPPO、VIVO的經營模式開始重新被業界推崇學習。可以說鐵打的華強北,流水的手機品牌。20170213-SH-11華強北的熱點產品一波又一波,到今年開始輪到電子煙20170213-SH-12還有VR一體機

小結:重返華強北,鑼鼓喧天難掩手機渠道變遷

雖然華強北如今人氣已不如往年,但是整體來說華強北仍無愧于“中國電子第一街”的美譽。封街數年,可能遭受最重大影響的是曾經華強北殘存的服裝批發業,至于電子產業并沒有如同北京的中關村一樣衰落。究其原因,可能因為華強北除了電子產品的終端銷售,更多的是元器件及電子配件銷售,作為電子產業的上游,仍能保證較為可觀的利潤。

另一方面,華強北與深圳的車公廟、科技園形成良好的生態互補。從產業連的角度來看,這三個地方缺一不可,共同支撐著以珠三角為背景的整個中國制造業。一個小小的華強北元器件柜臺的背后,可能就是珠三角的某個大工廠,可能就是潮汕、是貴嶼。

當然,今天主要是談手機渠道變遷,元器件貿易的變遷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如果有機會,筆者會再寫一篇文章來聊一聊華強北的元器件交易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