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業界資深分析師指出,由于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計劃進一步緊縮中國收購美國芯片公司的限制,預計中國芯片制造商將砸重金延攬更多的臺灣重量級半導體界菁英。

中國的清華紫光集團(Tsinghua Unigroup)近年來頻頻與其他的中國投資者聯手,尋求收購國內與海外芯片制造商的機會。就在本月初,紫光集團還延攬了臺灣聯華電子(United Microelectronics Corp.;UMC)前執行長孫世偉(Shih-wei Sun)出任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

這項消息是繼幾位臺籍芯片業菁英投效中國后的另一震撼彈。這些轉戰中國、協助其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臺籍大將還包括臺積電(TSMC)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在上個月加入中芯國際(SMIC)擔任獨立董事。華亞科技(Inotera Memories)前董事長高啟全轉任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華亞科技前資深副總劉大維加入合肥長鑫。還有美光臺灣分公司前任總經理陳正坤投效DRAM廠福建晉華(JHICC)。

半導體產業資深觀察家陸行之日前在Smartkarma.com發表評論:“中國將會發現,要收購美國高科技公司極其困難,而且也很難利用中國合資或全資企業取得美國的關鍵知識產權(IP)。因此,我們預計會有更多的臺灣芯片業資深大將投效中國半導體產業,從而啟動第二波的半導體人才出走潮。”

陸行之預計,在接下來四年的川普新政府時代,美國司法部(DOJ)和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將加強IP保護和國家安全。

他在Smartkarma.com指出,中國芯片制造商可能開出較臺灣公司更高3倍的薪資酬勞,積極挖角臺籍高級主管投入中國的較小競爭對手。

盡管中國積極展開挖角行動,但臺積電、三星(Samsung)和海力士(SK Hynix)仍將持續主導全球代工與內存產業,無論是在制程技術、良率與研發(R&D)支出方面均領先業界三年以上。陸行之認為,中芯國際以及其他中國芯片制造商很難在短期內迎頭趕上。

然而,延攬臺灣資深半導體界菁英為其效命,將有助于中國芯片公司加快其研發升級、制程技術以及改善良率的腳步。陸行之表示,這將使臺灣半導體產業流失部份IP與營業機密至中國。這樣的結果將會對于臺灣、全球二線代工與內存供貨商都十分不利,因為它很可能沖擊市占率以及帶來價格壓力。

臺灣約占全球芯片產量的四分之一。中國的目標在于扶植國內半導體產業,因為中國目前大多數的芯片仍必須仰賴進口,例如用于組裝蘋果(Apple) iPhone的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