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在今年6月的發布會上曾展示了一款讓人驚嘆的可以環繞在用戶手腕上的曲面智能手機原型,賺足了大家的眼球,這款智能手機可折疊,佩戴者可把這款手機環繞在手腕上。不過聯想已經表示,將在不久之后推出可折疊手機產品,但是從屏幕到主板、電池等內部硬件均可實現彎曲功能的產品可能會在五年內進入市場。據最新消息表明,8月31日聯想將在IFA 會場發布新產品,其中就包括屏幕可折疊的智能手機原型。三星、LG等制造商都花費了大量精力研發可折疊顯示屏,不過這些顯示屏僅呈現出了一定的弧度,機身還是有些堅硬的,并不具備柔性。有傳言稱,三星計劃在2017年推出第一部真正的可折疊手機。
缺少研發投入是聯想被廣為詬病的一個重要的梗。而在曲面器件柔性顯示應用開發上,聯想有多年技術積累。關于柔性屏和可折疊手機,聯想研究院施金忠認為手機形態可能因為柔性屏而引發產品變革。
手機產品形態的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是PC,從1977年的電腦出來以后,到現在大概40年時間,手機大概是從2007年第一代蘋果推出以后,基本上智能手機的形態基本上就被限定了,這十年來的發展,沒有脫出剛出的形態。
第二個是手機,施金忠表示自己曾經在HTC,算是跟蘋果一起定義了后續的智能產品的形態。
第三個是智能移動設備,可能會有智能手表、機器人,甚至各種不同的形態。未來的科技或者是產業會怎么發展?前段時間聯想在美國有一場技術發表會,展示了一些黑科技:
第一個是手機防碎屏的技術,這是MOTO很擅長的,也解決了手機屏幕會破的實際需求。
第二個是Tango的手機,它將來可以更好的跟AR和VR做結合。
第三個就是模塊化的手機,這一點在發表會的時候,其實大概有三個板塊,是音響、投影和電池設備。
第四個就是One Compute的模塊,讓你的手機有電腦操作的可能性。然而,聯想介紹的重點就是關于柔性屏的裝置,在發表會上聯想總共發表了兩款柔性屏,第一款是C-plus,它可以跟智能手機和智能手表做切換。另外一個是Folio,它可以做手機和平板的切換。
柔性屏對于接下來的形態有什么變化?這是剛剛講的C-plus的形態,有電話需求的時候就會派上用場。這是Folio,是平板跟手機的狀態,所以兩個的挑戰度各有不一樣的地方,柔性屏的產品形態不會有個通用的標準,關鍵是看你怎么使用這個產品。接下來談一下柔性裝置設計的一些要素:基本上它的要素跟目前傳統的手機其實不太一樣。
你的使用者如果是一個運動形態的場景,他需要的可能是手機為主,而不是平板為主。
柔性屏是一個關鍵,但并不是唯一,因為這個東西整合度很高,必須把整個設計整合在一起。轉軸也是關鍵,平板可以提供足夠強壯的材料,但手機上有很多的空間設置。還有整機架構,聯想研究院發現很多手機用的材料不適合用在柔性裝置上,手機是把不同材質剛性的組合在一起,但柔性裝置需要的并不是這個,你在找材料的過程中會發現基本都是日本韓國的材料為主。這兩個在柔性裝置上的材料走在前面,這是未來大家可以努力的方向。最后組成制程也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柔性裝置大致上的設計方向是這樣,它要考慮的是比較復雜的。接下來來看柔性屏本身的趨勢大概會往什么方向來演進?其實基本上柔性屏的設計中,第一個要考慮產品是外彎還是內彎,這兩個各有不同的挑戰;另外,這個屏是彎一次還是兩次,彎得越多,挑戰越大。
柔性屏下面是整個屏幕跟裝置的發展,第一代的產品是屏幕本身作為一個曲度,最早是LG推這個方向。目前比較廣泛的是在兩側的曲面。
在2014年以后,兩側曲面的發展方向。今年看起來,真正的柔性裝置應該是今年的元年,所以接下來可能會看到有更多的裝置開始出現。再往后走,其實反復彎軸之后還有下一個挑戰,就是像衣服一樣可以拉伸,拉伸的挑戰比反復彎軸的挑戰更大一點。
施金忠認為,柔性屏普及以后的移動終端形態會很多元,它不像傳統的手機。在智能手機之前,它有滑的、轉的、翻的,所以柔性屏可以看起來,有轉繞式,或者彎折式。“所以我個人覺得,未來產品的形態會非常多元,經過一個整合之后,接下來形態的整合,然后不同市場的需求,會讓未來的產品,大家有更多的期待,而不是到目前被一個整合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