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集成電路產業 高峰論壇 半導體行業現狀 電子模塊
2015泛珠三角集成電路市場推介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據了解,“泛珠三角集成電路市場推介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壇”自200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十一屆,多年來已經成為中國集成電路行業的盛會之一,《國際電子商情》記者也第一時間參與并報道了這個高峰論壇。從技術發展方向到資本運作,本次高峰論壇的干貨頗多,值得關注。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首先登臺發表講話,他認為,35年來,深圳在自主創新不斷取得勝利的條件下,使得整個經濟社會得到長足的進步。“深圳的經濟質量是非常好的,這么多年在互聯網、新一代信息通訊、新能源、航空航天、海洋、軍工、智能裝備制造等多個產業都獲得推進。上一周深圳舉行第一屆創客周,參會人數接近20萬,還有13個分會場,參會人數接近6萬。”高國輝表示,之所以深圳有這么大吸引力,是因為深圳文化允許失敗,愿意大家共同創新。他同時表示,集成電路對于“互聯網+”是重要的基礎產業,未來要和美國、歐洲競爭,集成電路必須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陳賢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陳賢則表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還是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他表示,2015年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第一季度銷售額是685.5億元,其中設計業增長了25.6%,“跟過去比較我們的市場增長率還是喜人的。”陳賢表示,盡管增長幅度很大,但是目前市場的主動權還不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2013年我們進口的產品,是來料加工、保稅區、進料加工占貿易絕大部分。雖然我們市場很大,但市場占有率不樂觀,我們關鍵的產品和核心產品,還沒有進入主流市場。”陳賢認為,現在國外的半導體業并購的額度和步伐比國內快很多。中國半導體業再不做強做大,在未來的市場上很難競爭。
“中國半導體協會現在在做什么?我們在做135的規劃,盡管已經有了《綱要》,但是市場變化很快,我們要在頂層做出有力的調整和補充。關于優惠政策,因為國務院取消行政和非行政審批后,但是最近出了一個25號文,對于國家統一制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一個是生產企業中的晶圓制造認證已經做完,今年封裝企業的材料怎么做。這個事情要等待一下,初次以外我們協會也給有關部門提供優惠政策,擴大到整個產業的建議。”此外,中國半導體協會將在國家大基金下面做好項目推薦,推薦企業好的有關項目。
魏少軍博士:中國及國際半導體行業現狀分析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魏少軍理事長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魏少軍理事長則介紹了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現狀。“最近我們剛剛去硅谷參加了麥肯錫舉行的半導體2.0論壇,邀請了全球最頂尖的半導體CEO。他們今年做了一個專題,‘不僅贏在中國,而且要和中國一起贏’”。魏少軍表示,國外的半導體公司都非常關注中國集成電路企業的發展。
他認為,盡管目前中國有了1000多億的針對集成電路的大基金,看上去不少,但其實就是200億美金,建兩個生產線就沒了。“我們確實需要集成電路,我們離開集成電路的基礎和核心,我們的信息產業就無立足之地,這個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但是從全球范圍來看,集成電路產業已經進入成熟的狀態。之所以說成熟,主要有幾個標志:
1.全球增長率在放慢。
從全球來看,集成電路的平均增長已經進入5%左右。“從1999~2014年間,中國IC設計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7.7%。這個數字非常驚人,制造業和封裝業也有兩位數的增長。但是跟全球比差距太大,設計業加起來也就是1000億,跟3000億美金的全球IC設計業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
2.對集成電路的投資開始出現大幅下滑
魏少軍表示,現在硅谷有很多創業孵化器,基本上都是在投智能硬件、可穿戴設備、互聯網,投集成電路的比較少。“由于投資的減少,硅谷在過去15年中只批準了一個FAB的建立,是一個實驗室的生產線。”
3.上市公司的數量在大幅度下降
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進入成熟期后,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目前還集中在低端市場,“今年第一季度,我們進口的集成電路價值平均7.7美金,我們出口不到3毛錢。”魏少軍表示,如果僅僅依靠自己來發展,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可以繼續向前走,但是時間上可能等不得。“集成電路已經進入比較成熟的產業,我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非常多,怎么能讓技術、資本兩個輪子都能轉起來,讓其轉得更好。靠自己的力量一點點積累,這個速度太慢。”
“我們現在很多基金拼命想收購外國的公司,可以收購,但是收購的過程中為什么不能花在國內公司,把600強整合成200家?”魏少軍認為,這主要考驗國內的企業家的發展思路,是否能夠放下小農意識,真正通過整合走向產業化發展。“除了投資外,還要打造龍頭企業。在任何行業都是一樣,第一名占據行業90%,剩下份額被瓜分。”
深圳科創劉錦:深圳集成電路產業報告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劉錦副主任就深圳集成電路產業情況做了報告。她指出,深圳未來將在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產業鏈布局、構建產業支撐體系、保障措施等進行加強和完善,對低功耗SoC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傳感器、RFID、MEMS、生物芯片、無線通信芯片設計、嵌入式CPU、FPGA、DSP設計,LED、LCD驅動與指紋識別芯片設計,電力電子、智能儀器儀表芯片設計等關鍵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實施在重點產業化的應用工程,她還提出了集成電路產業未來發展的思路和舉措。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劉錦副主任
劉錦表示,深圳的集成電路產業有后發優勢,因為市場和產業基地在這里。深圳是直轄市之外,唯一成為集成電路領導小組的城市。本地基金,現在也在積極的籌劃和推動。還有一個優勢是深圳的賽格、華強北以及龐大的物流消費渠道,這里是全球的IC集散地。另外深圳的證券市場也為集成電路的發展提供了資本支持。
光2014年,深圳科創委就支持了240個項目和團隊,資金額達到了4億。“很快會交付一個集成電路產業基金,在留仙洞那邊,我們還有一個創新大廈,3萬平米交給科創委給我們集成電路的空間使用。”
與全國相比,深圳半導體產業結構,設計業是獨大,深圳的產值連續兩年排第一
在2014年全國的前十大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深圳的海思和中興微也排到了前五
2014年度深圳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銷售額前25名。一些企業現在盡管還比較小,但是也代表新的模式推動集成電路傳統產業。
深圳半導體制造主要有三家,目前還不算多。中芯國際今年推了8英寸生產線量產。
劉錦表示,深圳有8所院校在做人才培養,累計博士有91個,碩士有300多個。集成電路在先發國家是成熟的、高大上的行業、技術人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除了資本的密集度,還有知識的密集度。
2015年的深圳集成電路產業十大預測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郝躍:后摩爾時代集成電路的機遇與挑戰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院士郝躍則分享了,未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發展方向。
根據摩爾定律,芯片集成度在40年的時間內增加了一千萬倍。
主流的半導體公司的工藝路線圖,到2017年,主流半導體制造企業都將進入10nm區間
摩爾定律的作用是這六條,郝博士認為,摩爾定律對于技術人員來說是幸運也是不幸。“一方面微電子技術發展規律相當清晰,另一方面我們找不到改變摩爾定律的路徑,因為產業發展路線太過明晰,所以我們只能在現有的規則下面前進。”
在全球前20強半導體公司中還沒有中國企業
我們去年電子信息制造業14萬億的產值,但是利潤率只有4.9%,低于工業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手機利潤率僅3.2%(中興利潤率2%)蘋果利潤率占了90%(國外公司不看GDP,而是看利潤率)
摩爾定律走到最后,確實難度非常大。主要原因是高端集成電路基本面臨停滯狀態,投資成本不斷增加。預計今年,整個公司投入,年初估計,投入最大的是TSMC 117億美金,英特爾投了100億美金,三星要把西安的FAB擴展到每個月6萬片。而中芯國際的投入是16億美金,比這些國際大佬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摩爾定律到了22nm以后設計成本會不斷增加。所以未來摩爾定律每一年翻一番。
摩爾定律到了22nm以后設計成本會不斷增加。所以未來摩爾定律每一年翻一番。
“摩爾定律出了問題,一個很重要的例子是2014年天河二號計算機仍然排在全世界第一,2013年6月高端計算機我們仍然是最快的。這個可能我們高端CPU研發嚴重滯后,基本上不知道未來高端CPU怎么走。”郝躍博士認為,美國、日本不會不研發高端CPU,最大的可能是,他們沒有更好的運算器來支撐更大速度,原來的CPU堆疊發展的意義顯然不大。所以后摩爾時代最主要的挑戰,一個是保持高速度、另一個是把功耗降下來。
在制造工藝方面,不少專家認為到2020年,7納米將會是摩爾定律的終點。但是英特爾認為7納米完全沒問題,而且不需要在光刻技術上做大的改進。三星也宣布研發了3.2納米技術,這表示摩爾定律還將繼續持續下去。只不過在經濟上堅持不下去了。
從FinFET技術來說,同樣性能情況下,功耗比過去降低50%,這意味著未來提升功耗是很重要的問題。
中國基礎不好,制造業應該怎么發展?郝躍博士認為,如果還是沿用INTEL、TSMC、三星的技術路線走,中國沒什么希望。“我們去TSMC考察過,我們追趕希望不大。我們在制造業工藝方面出路不多,我還是給國家進言,應該考慮新的技術路線。如果跟隨別人的腳步,確實沒多大希望,包括光刻機,和三大廠商基本上差距不是一點。”
郝躍博士認為,未來中國半導體業應該在新材料方面不斷發展。“所以我們在材料方面可以有所突破,受TSMC的啟發,選擇型外延技術,TSMC已經作為主流。TSMC現在采用的材料雖然還是硅,但是對SiGe來做溝道材料。TSMC的工藝是用選擇型外延技術生長Sige在溝道材料上去。成本沒有多大增加。”
據介紹,IBM去年宣布投30億美金在7納米技術,以及量子計算、神經突觸、碳納米管等新技術上面。
特別是IBM正在研發的神經元類人腦芯片,集成了54億個硅晶體管,2.56億個突觸,晶體管數目是54億個,但是運行功耗是65毫瓦。
郝躍博士認為,未來敢于接受新技術的挑戰,要發展硅基和其他功率器件的優勢,材料和工藝必須要緊密結合。
華登黃慶:新形勢下,中國集成電路的投資機會
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
“在中國投資集成電路我們做了10年,這個事情做起來很艱難,但是一年比一年好。”華登國際董事總經理黃慶表示,半導體指數型的增長,造就了硅谷的崛起。從一開始的成長率是20%以上,到現在只有5%。
半導體公司如何在成熟市場成長?只能通過爭奪市場份額,爭奪的辦法就是并購,于是國際巨頭紛紛通過并購來應對。
因為只有大公司在玩,國際上針對半導體的風險投資在大幅下降。從90年代到現在,每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數量,越來越少。上市沒有出路,只有并購。
“為什么我們投資半導體?因為中國市場還在增加,紅色這一片,是中國半導體市場。綠色是國外的半導體市場。中國半導體一直在成長,這個是中國的機會。”黃慶認為,中國半導體市場在10年中成長了5倍,這是其他市場沒有的成長。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大的資本并購在中國半導體業出現。特別是紫光收購了展訊和RDA后,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
黃慶表示,目前華登投資最多的是設計、裝備和制造,追趕摩爾定律仍然是主線。“但是追上TSMC比較難,他們往前進的速度太快,他們是集團軍作戰。為了研發可以買一個150million的設備,這樣的投入都是國際巨大的公司在做。中芯國際買一臺光刻機,需要美國商務部的審批,理論上美國商務部可以知道我們的所有訂單。”
但是中國半導體業目前還處在不是靠創新,而是靠廉價替代的狀態。這也造成中國半導體產業不賺錢。目前成功的半導體公司如展訊、RDA、格科主要的產品還是服務山寨市場。“但是到了今天中國的山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小米、華為這樣的公司。今天整個半導體的一半是給手機產業鏈供貨,其中一半以上的公司是中國公司。”
黃慶認為,類似于小米、華為這樣的系統公司成熟以后,需要的是能夠帶來高附加值的產品。所以這些一線客戶的成長會帶動國內芯片廠商的產業升級。“所以中國今天成立的半導體公司還比較吃力,包括展訊要進入主戰場還比較吃力。我們投資的格科微,我們算了一點的是用它的產品是6億臺手機,雖然出貨量很大,但是全是VGA的攝像頭。所以今后5年,中國半導體公司要努力進入主戰場。”
除了手機、平板等主戰場外,IOT時代也有非常大的機會,有眾多小的設備,需要很多小的團隊研發。這些設備需要非常多的芯片支持,這也是目前非常值得投資的產業。
“在全球前前后后我們投了480多家,有90多個IPO”這是華登國際投過的產業鏈,其中中芯國際也投入。設計公司無數,從傳感器到CPU、到無線通訊多媒體,前前后后投了70多家。從半導體投資界是史無前例的投資額度。“今后幾年我們會更大力度的投資半導體。”
除了半導體產業,包括大疆、邁瑞、創維等系統廠商背后都有華登的身影
“兩年前,我們做了一個目標,10年以后有多少上市公司?今天新三板開了以后,我們估計會上100個。我們認為過了5到10年后沒有中國半導體的概念,而是世界半導體的概念。將來會有更多公司變成中國控股的公司,他面臨的是市場限制。可以吸收全世界各項人才。這樣的公司才是全世界Tear 1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