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24M 超級電池工廠 鋰電池工藝 電子模塊
憑借其半固態鋰離子電池,24M為該產業帶來兩樣新東西:一是該技術本身——更為廉價,對環境更為友好(無溶劑、更易回收);二是徹底重塑鋰離子電池制造的成本效益結構的希望。
24M華裔首席談鋰離子電池技術大突破
在周一的一次采訪中,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斯魯普·懷爾德(Throop Wilder)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蔣業明(Yet-Ming Chiang)博士介紹了個中的詳情,以及此項技術的重要性。
蔣業明表示,鋰離子電池已經誕生了相當一段時間,最早于1991年實現商業化,雖然這些年來得到了顯著改進,但其生產工藝并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觀。目前的做法是先將活性物質做成墨水,涂到金屬箔片上,干燥并壓實。隨后將這些箔片進行分切與裝配,再注入電解液。高速干燥工序需要在可達數百英尺長的“卷對卷”生產線上完成。這就意味著你需要建設規模極大、造價極高的工廠。
蔣業明稱,其背后的鋰離子化學反應存在諸多優勢,而鋰本身并不昂貴。當今電池的高成本跟電池的設計與生產工藝有著更大的關系。
“解剖一枚現在用的普通電池,你會發現很多薄層。一毫米厚度內就有大約25個分層。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最初有必要將這些極片做得非常之薄,使電池能在適當時間內完成充放電。”
24M所做的就是改用半固態鋰離子,蔣業明用花生醬來比喻其粘稠度。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采用一種厚得多的電極來達到類似的性能。
“在本例中,如果將兩者做一個對比,那么在一毫米厚度內我們只排五層,這樣絕大部分就成了儲能電極……我們免除了80%的非活性物質內容。”
特斯拉的千兆工廠還沒建成就要out了?
結果呢?每顆電池的成本顯著降低
24M公司的設計還徹底免去了干燥這道工序,這就壓縮了所需的工廠規模,因為如此之長的“卷對卷”干燥空間就不再是必須。此種工藝將生產時間壓縮了80%,從而全盤顛覆了生產中的成本與效益結構。它使更加模塊化的生產方式成為可能,而且證明這不必是一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蔣業明稱,一旦得到全方位部署,24M的生產方式不僅能將鋰離子電池的生產成本在當前基礎上削減50%,而且還能從根本上改變該行業的整個成本結構。
“按照傳統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復雜的流程導致你需要投資幾十億美元才能起步。而為了加快生產速度,你不得不趕在極片卷繞之前完成干燥,這就意味著長生產線和大型工廠。”
蔣業明認為,人們不用投資至少幾十億美元起步,可能只消投入幾千萬美元(也許低至1,200萬美元)建造一家規模小得多的模塊化工廠(當然,產量也會少一些)就可以了。如果你進一步完善該模塊化微型工廠的設計與開發,你還可以迅速擴大生產規模。
“這是一種模塊化的生產方式。就好比一臺極其高效的桌面打印機相對于一臺印刷機。”
CEO懷爾德稱,在A輪與B輪融資中,24M從查爾斯河創投(Charles River Ventures)和北橋創投(North Bridge Venture Partners)等風險資本公司以及業內一大批大型戰略合作伙伴那里籌集到了5,000萬美元資本。其中包括一家未具名全球生產商——它正致力于24M有意部署的小型生產廠的設計;IHI——一家建造并擁有發電廠的日本工業制造公司;還有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PT)——泰國前國有油氣公司。
PPT之所以選擇投資,是因為“他們想動手建造一批集成蓄電能力的發電廠……因此我們戰略合作伙伴中的生產商與客戶形成了絕妙的互補。”
未來幾年中,24M將是一家值得關注的公司。
“按照目前的時間線,我們目前在馬薩諸塞州坎布里奇有一家自動化的低產量試點工廠。我們當下正在開發一家高產量工廠,預計于2017年年中啟動,但具體選址尚未確定。”
該公司擁有八項已經獲批的“廣泛”專利,另有“75項正在申請中”,目前已在坎布里奇生產了近10,000顆電池。一個明確提出的目標便是維持技術優勢,即使是在設計改變、業內出現創新的情況下。懷爾德認為,持續演化不可避免,而該公司的平臺就是為適應預期中的未來改變而設計的。換言之,大量的鋰離子化學反應都可能改換成變成半固態材料應用到生產流程中。
“它將任何鋰離子化學反應和鋰離子供給鏈的全部能量都利用了起來,而當新型的鋰離子化學反應可供利用時,它也會做好準備。這不是一種新的化學反應——而是一個圍繞電池設計的平臺,因此也就意味著簡單得多的電池設計和生產工藝。”
鑒于有如此多創新即將來臨,特斯拉(Tesla)的幾十億美元工廠是否推進得太早了些?它是不是投資了一種有朝一日可能就要過時的生產工藝?
蔣業明的回答頗為巧妙。
“作為一個行業,如果我們成功地降低了成本,推進了普及,那么我們將需要更多的千兆工廠……改變難免會發生——我們就代表了改變。只要我們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跟隨一個不斷壯大的巨型市場,很多事情將是順水推舟。”
歸根結底,蔣業明認為,鋰離子電池產業很大一部分其實都被過去所桎梏,需要一場重新發明。
“假設我們今天從一張白紙開始構思,我們將想要一種能量密度極高的技術,出色的能量轉換效率以及極為低廉的化學成本。我們不會選擇眼下正在使用的這種方式。我們會選擇一種遠遠更加精簡高效的方式,也就是24M正在實踐的方式。”